散剂(粉剂、糊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226页(1438字)

散剂,习惯上有时称为药粉、药面,是一种或数种药物(有时是药材或饮片,有时是干燥的提取物)的干燥粉末,按处方规定,均匀混合的制剂。这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剂型,由于制剂工艺较简单,曾经是中成药最多用的剂型。一般分作内服散、煮散和外用散三类。

内服散剂以内服为主,但也有时内服、兼外用。

外用散剂主要供外用,外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等都有应用。

煮散,是煎煮服用的散剂。粗散的颗粒较大,煎煮后也要过滤,细散可以连汤一起服用,粒度较小。煮散实际是介乎汤剂与散剂的中间剂型,宋代一度是中药的最主要剂型,常作为成药出售。明、清以来较少应用。因为用药量较少,可以节省药材,节约药费,近年又有人开始应用。

内服散剂并不要求全部可溶。服用时,可以先放入口中,用水冲服,亦可先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用水送服。小儿服用散剂只能先加水调糊服用,或调成稀糊、混悬液灌服。

有的医生喜欢在汤剂处方中开散剂成药,这样的散剂也要用纱布包好与其它饮片同煎,也称包煎。但在药方调配时,包煎散剂不一定包好,有的只用纸另外包好,另附一个纱布袋或一块纱布,需病家煎药时自己装袋或用纱布包裹。一般都需用线扎紧,以防散脱。

外用散剂根据病位、病情,可以撒布,敷盖,可以吹(喉、耳)、点(眼),也可以根据医生意图用水、醋、蛋清、油脂等调成糊状、膏状,敷布。一般局部渗出液体较多的病区不适合用油膏。有的药糊要求局部保持湿润,有的则不要求,要尊重医生的意见。吹入耳、喉等部位的散剂,有时用适当的管子,口吹或其它小鼓风器具吹入,病人不能自己处理。

散剂贮存应该避免潮湿。一旦反潮、结块,恐有药性变化,影响药效,最好不再继续使用。

散剂用水、醋、蛋清等非油脂调制应用,有时专称为糊剂。糊剂一般不致油污衣物,但易干燥、脱落,有时外面还用纱布、绷带、橡皮膏等敷盖固定。

糊剂外用有时治疗局部疾病,有时治疗全身疾病。内病外治的糊剂有时专敷涂在特定穴位,并要求局部发红、发疱,有可能产生刺痒、疼痛或水疱。产生水疱时不必急于挑破,如果自己磨破流淌液体,局部涂抹胆紫液(紫药水),上面敷盖纱布保护,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果没有发红、发疱的特殊要求,涂布糊剂后,意外地发生红、肿、皮疹,局部异常瘙痒或疼痛,不是治疗要求的反应,应该考虑到发生过敏,最好除去局部涂布的药糊,洗净。如果还不能制止或减轻,应该尽快找有关医生诊治。如果以往有过类似反应,或者较有把握是过敏反应,也可在洗净局部后,服用扑尔敏(成人每次4mg(1片))、苯海拉明(25~50mg(1~2片))或息斯敏(阿司咪唑,成人每次10mg(1片),不足6岁小儿不宜服用)),如果病情严重,还要去请医务人员处理,不要延误。一般轻度瘙痒,不必急急处理,可以观察动态,不再加重可以忍受的,也不必中断治疗,这往往与药物某些成分的刺激有关。但儿童或意识不清的患者有时难免用手搔抓,则需用纱布、橡皮膏等粘贴保护。

上一篇:栓剂 下一篇: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