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248页(1155字)
常见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江南山野间阴湿地有野生,偶有栽培,或盆栽。北方各地多有栽培,常盆栽,偶在路边或湿地栽培,但为防冻,北方常冬季移入室内,或作防冻处理。有多个品种。
麦门冬一称沿阶草,叶细长,随品种不同,有的叶如韭菜,有的如兰草,拔茎前的麦叶,宽窄不一。一般地上部分看不到茎、枝,只在夏日抽出花葶,长10cm左右,开淡紫色小花,偶有白色者,成串分布,秋后结球状浆果,初时绿色,成熟时淡绿色或紫黑、黑蓝色。根状茎短粗,须根细长,先端或中部膨大成纺锤状肉质块根,一般长2cm左右,有的可达4cm,中部直径约半cm左右,干燥后半透明味微甜。块根入药,处方中常简称麦冬。
据报告,麦冬粉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麦冬水醇提取物给家兔口服,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麦冬无毒,剂量无严格限制。
《本草纲目》卷16引《活人心统》方:治吐血、衄血,诸方不效者,麦门冬去心一斤(约500g),捣取自然汁,入蜜二合(约200g),分作二服,即止。又引《兰室宝鉴》方:治齿缝出血,麦门冬煎汤漱之。
宋代《图经本草》方(原无方名,《本草纲目》卷16称麦门冬煎):取新麦门冬根,去心,捣熟,绞取汁,和白蜜,银器(原文如此,铝锅、不锈钢锅、陶瓷锅亦可)中重汤煮,搅不停手,候如饴乃成。治中益心,悦颜色,安神益气,令人肥健。《太平圣惠方》卷95麦门冬煎即此方,用新麦门冬五斤,去心,绞取汁入白蜜半斤。银锅中,重汤煮,不住手搅,候如饴,盛不津器中。每服,温酒调半匙服之。《本草纲目》称:“温酒日日化服之。”麦门冬无毒,此方可以长时服用,《太平圣惠方》谓此方“治结气,腹中伤饱,胃络脉饱,羸瘦短气,身重目黄,心下肢满,虚劳客,口干燥渴,心烦呕吐。愈痿躄,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全国中草药汇编》验方:治咳嗽、咽痛、音哑,麦门冬、天门冬各1斤(约500g)、蜂蜜半斤,熬膏,每服3~5钱(10~25g),温开水送服。
注意:麦门冬味微甜,无毒。切勿与观赏植物韭莲(韭菜莲、旱水仙)相混。韭莲花单生,粉红色,茎部近漏斗状。地下鳞茎略呈球形,葱头状。没有类似麦门冬的由须根膨大的多数肉质块根。韭莲块根微苦。一般仅捣烂外敷,治疗痈肿、跌打损伤。有毒,不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