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650页(2280字)
为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素质,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1.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是贯彻讲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方针的客观要求
要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必须领先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能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达到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统一。因此,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就能够对每项技术方案在尚未应用于生产建设之前,预测出它的经济效益,事先分析和比较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价值。这种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选择出那些经济性好的技术方案,使其尽快地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因此,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将使生产和建设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使讲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条方针得以贯彻执行。
2.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建国以来,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反复证明了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极端重要性。早在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156项为核心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从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程度的技术经济分析,特别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较为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以判断方案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是,由于一段时期内“左”的思想干扰,科学得不到尊重,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仅项目决策前不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还创造出了“边设计边施工”的所谓“经验”,致使投资效益很差,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如,有的项目在资源不清的情况下就盲目上马,建成后才发现资源不足甚至没有资源;有的项目在工艺不过关、产品未定型、原料、动力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就开始建设,以致建成后不能投产,大量设备、厂房闲置……。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头30年内,我国投入基本建设的资金6000亿元,但只有约三分之二形成生产能力,而且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其中不少项目布局是否合理、建设方案是否最优,都是值得研究的。所以说,只有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分析,才能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避免决策失误,使经济建设处于稳健而又可靠的基础上。
3.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技术政策
技术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订的技术方面的准则。它规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重点和途径,明确发展哪些新技术,限制和淘汰哪些落后技术。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有助于选择和应用那些符合我国资源特点、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判断哪些科研成果应大力推广,哪些技术应重点研究和发展,在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有所依据;可以为有关部门编制长远规划、确定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时,提供经济计算的依据。
4.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资金的重要保证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为了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精打细算,使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搞四个现代化,特别是搞大型项目的建设,技术上要求很严,工程的综合程度很强,从资源开发、厂址选择、设计项目与工艺方案选择、设备配套到产品销售均涉及技术经济效益问题。以建设一个大型企业为例,如果厂址选择合理,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确定得当,工艺流程先进,基本建设和产品生产计划安排适当,就能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和人力。企业建成投产后,就能节省原材料、燃料、动力和人力消耗,就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利润。反之,则会对国家和企业造成难以估价的损失。因此,认真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工作,就能充分发挥现有资金、物质和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5.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技术经济分析,要经过调查研究、预测分析、多方案的比较和优选等步骤,采用科学的方法,减少盲目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决策,也就不会出现个人武断拍板、瞎指挥等现象。因此,决策的民主化体现在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中,做好各项技术经济分析工作,能为各项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6.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有利于促进经济、科学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密切。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坚持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能帮助各级政府部门编制好经济、科学技术、社会综合发展的长远规划,有利于促进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
7.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同决策的科学性、方案的经济性紧密相联的。而且是否具有竞争能力也是分析技术方案的一项内容,评价技术方案的一个标准。最优方案是形成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将促进企业加强日常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决策者分析、决策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