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1088页(1317字)
太阳的辐射能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层吸收,大气被加热产生了对流运动,形成了风能。所以,风能实质上也是太阳能。据估算,地球上的风能约为2×1013W,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总能耗的2倍多。如果风能有1%能够利用,就能解决世界能源的3%。
人类利用风能已有很长的历史。公元前2800年,埃及人就开始利用风帆来协助奴隶们划桨行船。波斯人在公元前几个世纪也开始利用风能,到公元700年,他们已建造了立轴风车。荷兰人依靠风力来抽水、磨谷是为世人所熟知的。我国在1700多年前已有利用风能的记载。我国疆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东南沿海、山东、辽东、内蒙、甘肃北部以及松花江下游地区都是风能丰富的地区,其风能密度大于200W/m2。全国平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约10亿kW,可利用的约1.6亿kW,与许多国家相比,条件不算优越。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风能,不仅节约矿物能源,而且有助于解决边远地区孤立用户的用电需要。
近代风能的利用主要用于发电,有少量风轮机用于提水或作其他动力,也将风力直接转换为热能以供取暖。风力发电的发展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矿物燃料的国际价格、风力发电的成本、环境的限制。
我国的风力发电从70年代后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确定了以小型为主的方针,先后在内蒙、新疆、山东、青海、甘肃和沿海省份开展了风能开发研究和应用的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共拥有风力发电机组约10万台,其中7万台在内蒙(装机容量6700kW)。我国现已初步形成小型风力发电机产业,年产2~3万台。中型风力机尚处于研制阶段,80年代在山东荣城、福建平潭、广东南奥,浙江大陈岛等地建立了风电试验场。新疆达板城建成了装机容量达4000kW的风力发电场,是我国当前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场内装有丹麦制造的150kW机组10余台。根据山东省的规划,1993年全省发展50kW风力机组3000台,装机容量15万kW。“七五”期间我国安排了风力提水机的研制,已通过部级鉴定。该机组在额定风速下达到提水130m3/h,基本能满足养虾池换水的要求,是我国成功地投入使用的最大风力提水机组。
我国的风力资源,相对不如美国东北部和西北部、西欧北海地带、北欧滨海地带丰富,那里的风能密度达400~500W/m2,稳定性也较好,丹麦的风速常年相差无几,为发展大型风电装置和建立风力田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风能丰富地区的风能密度在200W/m2左右。我国电网覆盖率不高,农村、牧区和一些偏远地区无电、缺电现象还十分严重。因此,凡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在风能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竞争力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开发风能。
农村以发展小型机为主,采用蓄电池储能的独立运行方式,主要解决生活用电;中型机组可解决生产用电,但在无电网区需与单台柴油机并联运行或交替运行;在风力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应发展由中型机组成的风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