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程师手册

专利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

书籍:工程师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1222页(1707字)

根据前面介绍,我们知道专利文献所包含的内容丰富,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多,技术的新颖和实用性强。但专利文献数量很大,重复出版的情况很多,出版专利文献的语种、种类和国家、地区、组织也很多,给专利文献的检索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检索专利文献应从检索目的开始,逐步深入,才能提高检索效率。

1.明确检索目的

人们因各种不同的需要检索专利文献。不同的目的,其检索范围和方法不尽相同。一般可能有以下几种目的:

(1)为了申请或审批专利而检索。一项新的专利案必须具有“三性”要求(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人在申请之前,或专利局在批准之前都要进行“查新”检索。这种检索要求大范围,多语种进行普查。宜采用一些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如《世界专利索引》等。计算机检索是这种检索的首选方法。

(2)为了掌握某个学科或某个国家、地区或研究机构的技术水平和动向而检索。这种检索在确定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和制定科学政策时必不可少。这种检索若是学科技术水平及动向分析,则主要根据分类途径,进行多语种、多国家横向检索;若是分析国家、地区、或某机构的研究动态,则应对指定国专利进行系统分析,或通过申请人(专利权人途径)进行大范围普查。

(3)为了科学研究参考而检索。这种检索比较具体,可根据已获得的某些信息,采用各种不同的检索途径,进行扩大检索。

(4)为了调剂阅读专利文献的文种。这种检索主要是通过“同族专利”途径。

因此,明确检索目的是检索工作的第一步。其主要作用是确定检索范围,进一步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工具。

2.确定检索范围

根据检索目的不同,首先确定是在世界范围内普查,还是集中检索某一国家或组织的专利;确定是多科学、多途径检索还是根据已知线索做专门性检索;是准备进行多年度历史性检索还是只需要了解某一特定时代的专利情况,只有确定了检索范围之后才能很好选用检索工具,提高检索效率。

3.正确选用检索工具及检索途径

在确定检索范围之后,应根据自己的目的选用合适的检索工具。需要进行大范围普查的应选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对于过去一段时间的专利文献,则尽量采用年度和多年度索引,这就需要对各种检索工具和出版体系有所了解。对于某个国家或组织的专利,采用它自己出版的检索工具,可以提高检索效率,缩短时差。在确定了检索工具之后,可根据已掌握的某些信息确定是从分类途径、号码途径还是从人名途径检索。后二者一般比较简便,可提高检索速度。但分类途径可提供较多的信息,是在只知道主题的情况下常采用的基本方法。

4.阅读专利文摘

在通过适当的途径检索到与课题相关的专利时,应先阅读专利文摘,确定检索的准确性,再根据文摘中提供的新信息确定是否需要扩大检索。

5.扩大检索或调剂语种

阅读文摘之后,根据文摘中提供的参见信息,可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全面性。在确定需要索取说明书原文之前,还可根据《世界专利索引》中的德温特登记号索引查出该专利的同族专利,以选用合适语种的专利说明书。

6.索取说明书

根据文摘中提供的国别、专利号、发明人、专利标题、发明年代等信息,可向有关专利收藏单位索取说明书原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