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皮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223页(726字)

本病是由于钩虫的幼虫钻入皮肤引起的皮肤损害。钩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泥土中孵化并成长为丝状蚴,遇到人体皮肤即可刺入钻进而引起皮炎。

〔诊断要点〕

一、好发于农村地区,常发生于夏季,多见于儿童。

二、一般有赤足、接触泥土和粪便史。

三、虫体钻入皮肤后数分钟局部即可有烧灼、针刺或瘙痒等感觉。1小时~2小时后该处则发生红色斑点、丘疹,甚痒。1日~2日后演变为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

四、皮损好发于趾、指间,手足边缘、踝部、腕部、前臂及小腿等处。

五、粪便中可查到钩虫卵。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手足癣鉴别,前者发病急,手足皮疹多见于手足侧缘,后者皮损多见于指趾间和掌跖,为小水疱和鳞屑性损害,病程长,真菌检查阳性。

〔治疗〕

一、局部治疗 以消炎、止痒为原则。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有继发感染者,可外用2%胆紫溶液或有抗菌作用的软膏。

二、透热疗法 将肢体浸入53℃热水中,可杀虫止痒。

三、大便中查到钩虫卵者,应予驱虫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