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394页(812字)

周某,女,2岁,住院号:429955。因反复发热、腹泻、血便、腹痛6日,于2000年3月1日入院。大便呈果冻样,隐血(+)。经禁食、输液、抗生素等治疗,3月4日腹泻停止。3月8日再次腹泻,为黄绿色稀便,有黏液。血常规:白细胞10.8×109/L,中性0.56,淋巴0.39。大便有少量酵母样菌,油镜下有大量细菌,革兰阳性球菌呈链状占70%,革兰阴性杆菌占25%,革兰阳性杆菌占5%。大便镜检:白细胞1~6/HP,红细胞0~3/HP,隐血(++),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3月11日开始便秘,腹痛加重伴有腹胀。中医查房时,体查:轻病容,精神稍差,腹较胀,全腹轻压痛,肠鸣音正常。舌光红,苔黄根厚。入院诊断: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辨证〕邪热入营血,兼有瘀血。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方药〕地榆5g,腥草8g,生地6g,丹皮、丹参各5g,蝉蜕6g,香附、大黄各4g,当归6g,黄芪4g。

服药3剂后大便通畅,腹痛、腹胀消失,热退,近愈出院。出院后继续服调理脾胃、活血、抑菌中药,缓慢进食流质、半流质,追踪至痊愈。

【讨论】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抢救休克,适当选用抗生素及应用止血止痛药等对症处理。对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东莨菪碱意见尚有分歧。中药治疗已纳入《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本例根据大便中有深红色血而认为有瘀血,大黄通便、活血、抑菌,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大便通畅,则腹不痛(通则不痛),且毒素、细菌排泄加快而治愈。应注意的是大黄苦寒不宜久用,便通则改用调理脾胃与润便之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