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科学技术论手册

工程师对其自身的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科学技术论手册》第141页(2312字)

到目前为止,有关研究工程师经验的大多数文献当然是由工程师们提供的。这些着作至少在三个方面对工程研究的其他研究者有所帮助:第一,工程委员会和组织机构定期收集和出版大量关于工程师的定量资料;第二,工程师的着作一般是为他们的观点辩护的,因此关于工程师如何理解自己的活动,它们提供了有益的资料来源;第三,许多工程师不仅试图向非工程专业的读者发表自己的主张,而且还走出自我辩护的范围并提供解释性的说明,以代替其他分析者的分析。这些说明往往关注工程伦理学、教育的合适内容与期限,以及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的关系。

工程委员会和组织机构的研究成果一般以国家为单位。作为研究起点,我们推荐你去查阅一下参考文献,以寻找自己所要研究的相关国家的文献,并用这些文献来对其他国家的情况进行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大量有益的国际研究成果,比如对长期以来的工程教育的评论[奥文森,1980]、对工程劳动力的评论[范·登·贝格,1986]、对工程教育环境的评论[布兰凯尔,1980],以及对工程与内生技术的评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

在美国[我们已经对此作了详细的评论],20世纪80年代,人们热衷于以民族主义的视角关注“经济竞争力”,从而把工程提升到民族问题的高度。大量的研究涉及美国生产力的问题,把目光指向了工程教育的发展和生产技术中以工程为取向的进展,并把它们看做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国家工程研究院(NAE)、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和国家科学院(NAS)通力合作,占据着领导地位。一个关键的出发点是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对“美国的工程教育和实践”所作的全面评论,它分为容量不大的九卷本,涉及的主题包括工程技术教育[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5a]、工程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5b]、社会中的工程[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5c]、支持工程共同体的组织机构[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5d]、工程就业特征[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5e]、工程师的再教育[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5f]、工程教育和实践[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5g]、工程大学生的教育[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6a],以及工程基础设施的绘图和模型方法[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6b]。国家科学院出版了关于女性和少数群体在科学和工程中比例不足和职业证书[迪克斯,1987a,1987b]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工程人员需求[国家科学院,1988]的报告。国家工程研究院的报告涉及的问题是工程师的教育和就业[国家工程研究院,1989]以及工程和竞争力[国家工程研究院,1983、1985、1986、1987a、1987b]。

其他有用的资料来源包括职业工程协会、大学和特定组织的出版物,比如科学技术职业委员会出版的月刊《劳动力评论》,它提供的信息涉及供求、报酬、女性和少数群体的比例以及科学与工程教育等等。

关于工程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之辩护的着作,最好的文献来源是半大众化的技术出版物——比如《技术评论》和《棱镜》[以前叫做《工程教育》]——以及专业期刊和专业杂志的“评论”和“意见”部分。

在应对其他研究者的解释时,工程师提出了自我解释,其中塞缪尔·弗洛尔曼的工作最为浩繁。他是一位平民工程师,麦哈顿一家制造厂的主人,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弗洛尔曼已经出版了好几本着作[1968,1976,1981,1987],并每月为《技术评论》的专栏撰写文章。虽然批评家有时候把他解释成工程师的文学维护者,但弗洛尔曼的确很勤奋,他广泛讨论了各种主题,尤其是工程师的自由教育问题,这些主题直接涉及其他研究者对工程师的解释,并不时地对这些解释提出挑战。

亨利·彼得罗斯基[1985]通过把日常生活的特点与工程师的活动联系起来,为工程设计的去神秘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彼得罗斯基描述了失败这个词之于工程师的多重意义,从而为评价未来设计实践的变迁提供了框架,比如设计对计算机软件越来越强的依赖性。彼得·布克[1979]为工程绘图概念的起源提供了详尽而有见地的历史。他的历史概览实际上详细考察了当时的概念,因为它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的,这些事件的序列印证了概念出现的序列。理查德·米汉[1981]的自传体的解释系统地分析了非工程的社会与工程知识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比如他主张,“大问题”——属基础性,并威胁着工程师的权威——“是新生的问题,而不是研究生院的问题”[第43页]。亚瑟·斯基雷斯[1986]运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美国政府对技术变迁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呼吁管理人员把“技术大师”从各级工程师和其他技术“学徒”中独立出来,以提升其地位。最后,丹·普勒塔[1984]提倡“专业化”在工程中应该具有独立的含义。

关于工程教育的其他研究,请参阅格雷森[1977]的工程教育简史,威克兰[1990]关于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提议,以及阿博特[1990]关于美国文化对工程教育的影响的论述。关于大众对工程师的态度,请参阅沃恩[1990],A.M.温伯格[1989-1990],克里奇利[1988]以及K.施特劳斯[198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