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钟会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392页(1509字)

【生卒】:225—264

【介绍】:

魏晋之际思想家。字士季。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史称“敏惠夙成”,“精炼名理”。累官至司徒。后因谋反被诛。因谮诬嵇康而为世人所鄙。精于老子》、《周易》。曾着有《道论》、《老子注》、《周易无互体论》等。今均佚。在哲学上认为“有无相资,俱不可废”,“利用相籍,咸不可亡”。曾汇集当时关于才性问题的不同观点,着《四本论》。主“才性合”说,认为“才”“性”不可分离,在情性问题上,主张圣人无喜怒哀乐。

(1)才性四本论 汉魏时期人们关于才性问题的四种学说。所谓“才”一般指人的才能,“性”主要指才能所根据的内在性质,即“性言其质,才名其用”。才性四本是指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当时傅嘏论同,李丰论异,钟会论合,王广论离。这四家的论述都已遗失,具体内容不得其解。就字面意义上看,才性同大概认为才和性是一同事;才性异认为才性不是一回事;才性合认为才性之间有联系;才性离认为才性之间没有联系。才性四本论的讨论反映了当时不同的政治倾向。曹操认为才性可不一致。“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因而属于曹魏集团的李丰、王广倾向于才性的离异;司氏提倡“以孝治天下”,故属司马氏集团的傅嘏、钟会倾向于才性的合同。才性四本论在当时很受清谈家的重视。南齐王僧虔《诫子书》云:“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如客至之有设也。汝皆未经拂耳瞥目,岂有庖厨不修,而欲延大宾哉?”才性问题涉及人性本质、人才标准等问题,故构成魏晋时期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2)傅嘏论才性 傅嘏,三国魏学者。善言虚胜,好论才性。在才性本论中主“才性同”说。曾着文对刘劭“考课法”进行驳难。认为“昔先王之择才,必本行于州闾,讲道于痒序。行具而谓之贤,道修则谓之能”。即选拔人才要看其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修养。行为好即为贤,修养善即为能。道德和才能是同一回事,不能分开。只有着重于道德品质,从下到上层层选拔,才是先王“收才之义”。如果没有“六乡之举”,专凭吏部按外在表现和先世功爵选拔人才则“实才未必当”、“德行未为叙”。不能穷尽人才。可见,傅嘏论才性,侧重人的道德行为,即主张以道德为人才的标准,反映了魏晋时期在才性问题上的儒家传统。

(3)卢毓论才性 卢毓,三国魏学者。在才性四本论中主“才性同”说。主张选举要“先性行而后言才”。当时主“才性异”的李丰曾就此发问,卢毓回答:“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即才必须是用以行善的。如果一个人有才而未能行善事,那就是“才不中器”,才不中器也就是无才。据《卢毓传》载,李丰等人最后是被卢毓说服了。卢毓的才性论,与傅嘏的观点相近似,即以“善”作为才性的标准,强调道德的作用。

(4)袁准论才性 袁准,晋学者。在才性问题上主张人的性质取决于人所得的天地之气的性质。“凡万物生于天地之间,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浊气之所施也”。由于所得天地之气性质的不同,便有了贤与不肖的区别。才能由内在性质决定,所以说“性言其质,才名其用”。有什么样的性质,就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如“得曲直者,木之性也。曲者中钩,直者中绳,轮桷之材也”。就人来说,贤不肖是人之性,“贤者为师,不肖者为资”是人之才。袁准的思想与刘劭《人物志》中“人物之本出乎情性”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上一篇:嵇康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