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邵雍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27页(2446字)

【生卒】:1011—1077

【介绍】:

北宋哲学家。字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卒谥康节。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年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于城西北苏门山百源之上,潜心学问。曾出游河、淮、汾、汉等地,并从学于共城令李之才。李之才曾授以“物理性命之学”,即《周易》象数学。邵雍深入探索,多所自得,以先天象数学闻名于世。他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为早期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后来他又到洛阳城中过着隐逸生活。《宋史·道学传)称:“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进士,补颖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在洛阳时,他与光、富弼(1004—1083)、吕公着(1018—1089)等交游。司马光等二十余人集钱买官地园宅一座给邵雍居住。这园宅是用五代的节度使安审琦(897—959)宅的故基,由当时洛阳留守王拱辰(1012—1085)以郭崇韬(?—926)废宅的余材建造的。这园宅因邵雍而着名,世称“长生洞”或“安乐窝”。邵雍于熙宁十年病卒于洛阳,赠秘书省着作郎。邵雍的着作主要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洋洋乎百万余言。明代徐必达编成《邵子全书》。

(1)人灵于万物 邵雍认为,人与宇宙万物皆从太极阴阳化生而来,因此,人与宇宙万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是,人与宇宙万物又是不同的,人灵于宇宙万物与飞鸟走兽。目能收看万物之色,耳能收听万物之声,鼻能收闻万物之气,口能收赏万物之味。“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耳目鼻口者,万人之用也。”这里,邵雍将人的耳、目、鼻、口能听、视、嗅、尝声、色、气味的功能看作是人与万物的区别。其实,他没有找到人灵于万物的根据,因为一切高极动物的器官也有这样的功能。“人灵于万物”的观点,旨是在努力提高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2)神者人之主 邵雍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合成一个完整无缺的宇宙,宇宙中的主宰是天,因为人与天为,因此人也是宇宙的主宰。人与天为一,同时又是指天创造了人。在邵雍看来,天与神是一回事,所以也就是神创造了人。神既然创造了人,就居于人之身。所以邵雍说:“神者,人之主,将寐在脾,熟寐在肾,将寤在胆,正寤在心。”神创造了人之后就离不开人了,人睡觉时,神藏在人的脾和肾里,当人睡醒之后,神又藏在人的胆和心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正寤”即全醒之时,神就在人的心中,意即人心就是神。因为人是神创造的,人性也是神给定的。神用不同的质料做成不同的人,不同的材料决定了不同的人性。

(3)人备天地万物 邵雍认为“物有声色气味,人有耳目口鼻,万物于人一身,反观莫不全备。”在邵雍看来,由于宇宙万物备于人之一身,因此宇宙中的暑寒昼夜之变,雨风露雷之化,性情形体之感,走飞草木之应,都是人的外在表现。因此,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只要观察自己的内心就够了,不必外求。他说:“身生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自余何足言。”“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谁能天地外,别去觅乾坤”。这样,邵雍就把人心看作了宇宙的本体。但是,他认为,并非人人都能达到心即神即天即道的境界,只有圣人、至人才可以达此境界。

(4)因物则性任我则情 邵雍的性情观。邵雍认为,性善情恶。“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这里的“我”并非指所有的人,而是指悖于神的鬼,即地位卑下的人,正所谓“阳性而阴情,性神而情鬼”。“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可见,在邵雍看来,性是善的,因此是神而公明的;情是恶的,因此是鬼而昏蔽的。邵雍的性善情恶思想,给程颢、程颐、朱熹以消极的影响。由于邵雍视性与天、道、神为一体,因此,他的性情论实际上已经暗含“存天理(性),灭人欲(情)”的思想。

(5)天使我有是之谓命 邵雍在他的天命观基础上,论证了天、命、性、理之间的关系:“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人之性,为每个人所受的天命;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天所受之性;人备万物,也就备有万物之性。“人之类,备乎万物之性”。邵雍认为,人备万物之理,不是万物各成一物之理,而是指万物共同之理。他说:“《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也;所以谓之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谓之命者,处理性者也;所以能处理性者,非道而何?是知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道之道尽之于天矣,天之道尽之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之于物矣,天地万物之道尽之于人矣。”理、性、天、命都统一于道,而人包摄着天地万物之道,因此,人之性要高于物之理。

(6)论圣人 邵雍认为“人备天地万物”,所以人是“至物”,就这点而论,圣人与凡人是相同的;但圣人除具有凡人所具有的一切特性外,还具有一些凡人不可能具备的特性,所以圣人是“至人”。他说:“是知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物之至者,始能谓之物之物也。人之至者,始能谓之人之人也。以一至物而当一至人,则非圣人而何?人谓之不圣,则吾不信也。”在邵雍看来,圣人可以以一心观万心,以一身观万身,以一物观万物,以一世观万世,并且是能以心代天意,以口代天言,以手代天工,以身代天事的,所以圣人之言就是万世不易之至理了,凡人是一定要照办的。圣人成为统治者,凡人成为被统治者,在邵雍看来是天经地义之理。他说:“人能知其天地万物之道所以尽于人者,然后能尽民也。”这种“能尽民”的圣人,是神而公明的,所以其统治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一定会长久的。邵雍的圣人观显然是为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和长久性服务的。

上一篇:李觏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