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张载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31页(8128字)

【生卒】:1020—1077

【介绍】: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字子厚。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随父侨寓于风翔郿县横渠(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以后即在横渠镇讲学。人称横渠先生。其弟子多为关中人,后人称他的学派为“关学”。嘉祐二年(1057)张载考中进士,先任祁州司法参军,丹州云岩县令,后迁着作佐郎,签书谓州军事判官公事。后托病归里。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御史中丞吕公着(1018—1089)向朝廷推荐张载说:“张载学有本源,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被任为崇文院校书。后因其弟张戬(1030—1076)反对王安石(1021—1086)变法,与王安石矛盾激化,张载感到不安,于是又托病回到故里横渠镇,从事讲学与着述。熙宁十年(1077)经吕大防(1027—1097)举荐,张载被任为同知太常礼院。任职不久,因与主管礼官意见不合,又有疾,即辞职。回陕途中,于临潼病逝,终年58岁。张载的人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正蒙》、《横渠易说》、《文集佚存》等着作中,《张子语录》、《经学理窟》中也有一些。张载的着作有1978年中华书局整理本《张载集》。张载首倡“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这使人性学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张载认为人和万物都是气聚而成,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气的本来状态构成“大地之性”,它清澈纯一,因而是善,是人和万物所共有的。人生成之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不同,又有各自的形体和特殊的本性,这就是“气质之性”,它驳杂繁复,是人的各种欲望,不善的载体和根源。由此,张载主张,人们应当通过修养功夫,变化气质,以保存“天地之性”,恢复先天的良善。应该说,张载从“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出发来说明人性,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可是,由于他的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使其在解释人性问题时,又陷入到离开社会性的泥潭中。张载还发挥了儒家传统的仁孝道德观念,并将其同“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调和等级矛盾的兼爱思想。他从人和万物都是天地之气所生,性同一源,本无阻隔的观点出发,认为整个社会就应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人与人之间应当“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张载的人学思想极为丰富,涉及面也较广,因此,对后世进步思想家如王夫之、戴震等,给予了积极的影响。但其人学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也给予后世以消极影响。

(1)论天人 关于“天”,张载认为是自然之天,是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太虚”之“气”。他说:“天不能皆生善人,正以天无意也。”张载所说的“天”,实际上就是宇宙。他说:“气块然大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者!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又说“太虚者,气之体。”他将这一宇宙观总结为“太虚即气”的思想。可见张载所说的宇宙就是“气”的聚与散、升与降的运动而形成的。——那么“人”在宇宙中占有什么地位以及与自然发生什么关系呢?张载在解释人的本性时,同样是运用“气”的概念,他认为:万事万物(包括人)都是“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很显然,“人”也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的本质与宇宙的本质是统一于“气”的。因此,从本源上说就是“天人合一”。但是,人不同于大自然,因自然界中的各种实体都是一目了然的,而人为什么别于草木?不对此做出回答就无法让人信服。张载说:“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的变化是万殊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宇宙与人自身就是不相同的,但本质乃为“气”。因此,人在宇宙中占有一种与天地并而为三的地位。张载说:“盖尽人道,并立于天地以成三才,则是与天地参矣。”人与天地为“参”(三),可见人并不是宇宙的奴隶。张载又说:“圣人体天地之德然也。”就是说,天地不语,圣人代大自然说话。当然,这宇宙是非意志的。圣人所代之言是宇宙的机关、规律或“道”。从这里,人便在宇宙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2)天与人有交胜之理 张载从宇宙的无限性以及整个人类认识宇宙的无穷性角度来看待“天人交胜之理”的。他说:“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无端而已。”这是就宇宙的无限性而言的。又说:“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一也,天大无外,其为感者絪缊二端而已焉。”这是就人认识的无限性而言的。张载已经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但是,两个无限性如何统一呢?张载说:“利用出入,莫知其乡,一万物之妙者与!”也就是说,当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妙”的地步,两者也就统一了。张载提出的“天与人,有交胜之理”的观点,实际上已经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特殊作用。张载的看法既克服了“天人合一”论对人的被动性要求,也克服了“天人相分”论对天的疏远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载还在刘禹锡的命题中补充了人的认识功能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张载这个光辉思想给了明代哲学家王廷相、吕坤、王夫之等以重大影响。

(3)气于人生而不离 张载从动、植物区分入手来解释生命现象。“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认为动物的呼吸正是大气流化的生命现象。而生命的发展与衰亡的过程也是气运动的结果。“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按照张载的观点,生命的诞生与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可以说是“气”的“伸”与“归”的表象。在《太和篇》中张载将这个看法用一个公式表述,即:“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也就是说,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这样分析了一般的生命现象后,提出了“气于人,生而不离。”可以看出,张载用“气”来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这种解释的长处在于比以往的种种解释,有更加坚实的唯物主义的基础。

(4)得天地之最灵为人 在张载的人学思想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充分肯定人的崇高与伟大,认为人是得天地最灵之气而成的。张载说:“参天两地,此但天地之质也,通其数为五。乾坤正合为坎离,坎离之数当六七,精为日月,粗为水火,坎离合而后万物生。得天地之最灵为人。故人亦参为性,两为体。”张载在这段话中,运用《易经》的辩证思想与数的方法,证明人与天地同为“参”“两”之和,因此是得天地最灵之气的。可以说,人的地位是天生就崇高的,是不依赖于人以外的异己力量来抬高的。“人为万物之灵”,“人最为天下贵”的命题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但均是以人与草木瓦石比较而言。张载则是从哲学形上学的角度肯定了人的价值,这是中国人学史上的一次跃进。张载的这一人学命题像长夜中的一颗流星,在人学发展史上被扭曲和“抽象化”,从而失去了它应具有的含义。

(5)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张载对“鬼神”作了“气”的一元论解释:“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张载还进一步勾划了鬼神的运动规律为:“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按照张载这个说法,鬼与神都是“气”的运动形式之一。所谓“神”,就是万物生长的规律,因此深奥玄妙,所以说是“神”,其意只是“伸”而已。所谓“鬼”,就是万物发展到盈之后的继续运动,因此,其本意只是“归”,是向原来相反的方向的发展。按照张载的这个解释,鬼神并不是超然于物外的神秘力量,而是客观世界运动的形式,人们是完全可以认识并加以利用的。张载在《横渠易说·系辞上》里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者,自无而有;游魂者,自有而无。自无而有,神之情也;自有而无,故隐而为变。显而为物者,神之状也;隐而为变者,鬼之状也。大意不越有无而已。物虽是实,本自虚来,故谓之神;变是用虚,本缘实得,故谓之鬼。”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张载所说的鬼神,只是事物运动的两种不同方向。对人而言,诞生成长的过程是“神”,而衰老死亡的过程则是“鬼”。人诞生于太虚之气,人死也是向太虚之气的回归。因此,鬼与神,在张载看来,并不含有什么神秘性,而是事物运动的形式而已。这种对鬼神的解释,在人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以思辨性的哲学语言赋予“鬼”“神”以气的运动变化的功能或作用,并从理论上剥掉了它的神秘外衣,从而使“鬼”“神”丧失了统治人的权利。

(6)性者万物之一源 张载关于人性本源的说明。张载在《正蒙,诚明》中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对于这句话,学术界有许多误解。有的论者认为将“性”作为万物的一源,承认世界的本原有两个,结果成为二元论者。其实,在张载的整个哲学体系中,“气”始终是本源,而“性”与“神”、“鬼”一样,全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与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性”是什么?张载认为“性”只是被“心”(主体)所认识的客观世界的规律。他说:“天下凡谓之性者,如言金性刚,火性烈,之性,马之性也,莫非固有。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别。塞者牢不可开,厚者可以开而开之也难,薄者开之也易,开则达于天道,与圣人一。”可见张载所说的“性”是指“气”之演变为某一具体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而不是与“气”同为世界本源,也不是对世界的本源作二元论的解释。明此,就知道“性者万物之一源”不是说“性”是世界的一个本源,而是说“性”规定了“气”的具体演进形式与演进方向,如成金而性刚,成火则性烈,而成人就必须要有人性。因此,张载的“性者万物之一源”的说法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说明,而非对客观世界本原的说明。张载论人性是以“气”演进为人这个角度来看待的。他认为要认识人性,首先就要认识天道。他说:“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受光有大小、昏明,其照纳不二也。”在张载看来,人性就是天性,是同一性质的不同形式。所以张载有句名言:“天良能本吾良能。”按照张载的这个观点,天性无意志,因此就无善恶之分,而为什么人有善恶好坏之分呢?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张载又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概念。

(7)论天地之性 张载从对人性作总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一对重要范畴。天地之性的最初含义,系指自然界的本性,子产说:“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后来“天地之性”又混同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于是有了人性论的意义。汉代哲学家王充说:“人禀天地之性,怀五常之气,或仁或义,性术乖也。”这是指天地所赋予人的善恶本性。张载所说的“天地之性”即是禀太虚之气而成就的人性之一方面。他认为,太虚之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力物的共同本性,是先天的本性,也是善的来源。张载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在张载看来,天地之性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圣人之性。因此:“天地之性”有三层意思:第一,“天地之性”是永恒的,“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则死,此则常在。”可见它是不随人物的生灭而生灭的。是一种先验的人性。第二,“天地之性”是善的,他说“性于人,无不善。”可见是一种纯善的人性,是只有圣人才能具有的理想的人性。第三,“天地之性”是和而乐的。张载说:“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可见“天地之性”是和、乐、久、大的,是不因时世变迁而变迁的,并能给人带来永久性的快乐与安详。因此,“天地之性”是张载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性,也是人人应该追求并得到复归的人性。

(8)论气质之性 “气质之性”是与“天地之性”相对应的一个人性论范畴。张载对其作了如下三个方面的规定。第一、“气质之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固有的自然属性。张载说:“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不能为一,非尽性也。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以“饮食男女”为性,是指人的生理要求或人的本能,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第二,“气质之性”是人与物所共有并可区分的。张载说:“气质犹人言性质,气有刚柔、缓速、清浊之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亦可言气质。惟其能克己则为能变,化却习俗之气性,制得习俗之气。”可以看出,草木与人都有“气质”,似乎看不出人与物的区别,这是共有之性。但是“气质”毕竟有刚柔、缓速、清浊之分,因此,自然界形形色色,各不相同,这就是可区分之性。一般说来,人是清气聚成,而物是浊气聚成。第三,“气质之性”是可以改变的。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改变“气质之性”便是向善。这样,在张载的人学思想中便给后天的学习留下了广阔的天空。张载关于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学说,总结了历史上人性善恶的争论,把人性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宋明理学人性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朱熹等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9)心统性情 张载关于人性情说的一个命题。张载认为,作为人的主观精神活动的“心”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定性的“性”和事物在发展演化中所呈现出来的千姿百态之“情”。他说:“心统性情者也。有形则有体,有性则有情。发于性则见于情,发于情则见于色,以类而应也。”“统”有“兼”的意思,也就是可以兼顾到事物“性”与“情”的两方面。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既可以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定性,又可以把握事物活动的外在情状。换句话说,人既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又可以把握事物的现象。这种把“心”(认识能力)、“性”(事物的本质)、“情”(事物的相状)统一起来的理论,实际上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肯定了人的能动性,从而为人认识自然,认识自己开拓了道路。

(10)论真际与实际 这是张载对其无神论思想与其生死观的一种表述。张载年轻时曾广泛涉猎了儒、道、释三家经典,通过比较研究而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抛弃并批判了佛道思想。他对佛家所说的“生死轮回”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他认为,佛家讲的“实际”,乃是以人生为幻妄,“以人生为妄见,可谓知人乎?”张载认为,释氏所说的“实际”,正是儒者所说的“诚”,而“诚”却包含了现象和本质,是天与人的统一。而释氏讲“实际”,却是真如本体,是得天而遗人也。得天而遗人,是不懂《周易》所讲的阴阳化生之道,“易且不见,又乌能更语真际!舍真际而谈鬼神,妄也。”此处所谓“真际”,是指《周易》所讲的阴阳化生之道。张载认为佛教所谈的舍去真际,将人生视为幻妄,从而谈鬼论神,而不是将鬼神看作事物的变化演进过程的观点是妄谈,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宇宙观,是将异己力量人格化的有神论。张载认为,人的生死是气化的必然现象,气聚而生,气散而死,人死之后气散而归太虚,不存在什么生死轮回,更不存在什么超脱生死的“涅槃寂静”和彼岸世界。因此,释氏所谈,都是明显的“妄说”,是欺人之谈。张载在人的生死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他所否定的鬼神是宗教神学意义上的鬼神。他所肯定的鬼神(归伸),则是他自己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鬼神。

(11)民胞物与的泛爱论 在张载的人学思想中,吸收了墨子的“兼爱”思想,发展为具有泛爱论的兼爱思想。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可以看出,张载是具有泛爱论思想的。“物吾与也”的“与”是同伴意。在张载看来,因为人与物同是气的存在形式,因此要同等的爱他们。天下所有“疲癃残疾,茕独鳏寡”全都是自己的兄弟。这种兼爱思想不仅表现在同情弱者,而且还表现在要鼓励人们共同上进。张载主张“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显然,张载的思想中吸收了先秦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也吸收了墨家的“兼爱”思想以及道家的“齐物泛爱”思想,形成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有泛爱倾向的兼爱论。

(12)仇必和而解 张载关于兼爱思想的进步阐述。张载认为,在气生成万物的演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协调的矛盾状态。张载主张“仇必和而解。”显然,这是受《中庸》影响的一种调和论思想。张载说:“气本之虚则湛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可以看出来,张载所说的“仇必和而解”是针对整个宇宙的矛盾运动而言的,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调和人类社会矛盾的思想在内。张载看到了社会矛盾的必然性,并主张运用中庸思想来作为调节的手段。张载所说的“和”,就是主张“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为了实行“均贫富而天下治”的理想,他“与学者议古之法,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立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当然,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他的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他的理想却透露出他的兼爱思想以及肯定人人都有生存与劳动权力的人本主义思想。

(1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人生理想是张载人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人生理想是有明确的追求目标的,即为人为社会,因此,他的人生理想是博大的。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认为一个人的人生理想是否高远,与其立志是否宏大有密切的关系。他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德业不可久、不可大,不足谓之贤人,况可谓之圣人乎!”按照张载的看法,人生理想的第一步是立大志、立久志。只有立大志、立久志,这样的人生理想才是有意义的。在张载的人生理想中,最主要的就是总结以往,找到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开创万世太平的世界。我们应该看到,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的张载不会也不可能超越他的阶级与时代限制,找到人类解放的途径。但是,他的崇高的人生追求,向往万世太平,立心立命的目标,无疑会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激励。正因为如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最高使命。

(14)知礼成性变化气质 张载的修养论有两层基本内容:①“知礼成性”是手段与过程。就是说:“天地位定而易行乎其中,知礼成性而道义出。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以知为德,以礼为业也,故知崇则德崇矣。”“知礼成性”不是圣人的说教,而是“天地变化的位定”之数,只要做到“知礼成性”就可以“道义出”,这样就为每个人成圣指出了一条通途。如何才能做到“知理成性”呢?张载主张“学即能移,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为不知学。”通过学习,做到“知理成性”,就可以达到修养的目的。②“变化气质”是目的。张载认为人的“气质”是可以变的,只要通过“知礼成性”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达到“气质”变化的目的。张载将“变”与“化”做了仔细的区分,说:“变,言其着;化,言其渐。”就是说,“化”是一种缓慢的,不易看见的运动形式,“着”则是一种迅速、显着的变化形式。人只要不断的学习,就能或是“变”或是“化”,对“气质”起到提高的作用。很显然,张载的修养论主要内容为:“学习是手段,知礼成性是内容,变化气质是目的”这样一个三步构成的公式。

上一篇:司马光 下一篇:王安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