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资料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70页(580字)

也称劳动手段。

劳动者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以至生物的性能,把它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以生产出某种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产品。劳动资料包括生产的工具系统、动力系统、能源系统、运输系统、自动控制和信息传递系统、劳动场所以及其他辅助物件。克思把生产工具比喻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把生产的辅助物件比喻为生产的“脉管系统”。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标志着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马克思说:“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劳动资料的构成及其各个构成部分的作用是不同的。产业革命以前,劳动资料以手工工具为主体;产业革命以来,劳动资料以机器为主体。

在当代,由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发展,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劳动资料中的动力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等等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包括劳动资料在内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制约着劳动资料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上一篇:劳动的生产力 下一篇:劳动对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