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管理实践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99页(761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

解放前的企业管理可分为:(1)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企业管理,包括官僚资本企业管理和民族资本企业管理。(2)中国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公营企业管理。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是中国的企业从封建、手工业的管理方式逐渐向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管理方式转变的时期。

它的特点是,沿袭封建制度的管理方式,并结合采用资本主义企业的残酷剥削手段和方法,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剥削同时进行,即使是民族资本企业也带有程度不同的封建、买办式的管理的特征。

与此同时,引进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对落后的封建、手工业管理进行逐步改革。

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为了保障供给,发展经济,相继建立了公营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企业等。

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有显着特点。在土地革命时期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建立由厂长、共产党支部书记和工会委员长组成的“三人团”,作为企业的领导机构,处理生产、生活问题;建立了必要的制度;开展劳动竞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实行了工厂管理一元化;开始实行经济核算制;精简机构,减少非生产人员;改革工资制度;开展以提高职工思想觉悟和生产技术为中心的赵占魁运动;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奖励创造发明。解放战争时期的企业管理特点是: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企业化原则得到普遍重视和实行;加强职工教育;实行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开展立功运动。总的来说,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公营企业的管理特点是:共产党领导,民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核算及劳动竞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