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寻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2:3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63页(776字)

歌创作直接反映人们接触到的、看得见的具体事物。

语出钟嵘《诗品序》:“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宋、齐以来的诗歌创作有竞相用典的风气,失去了诗歌感人的艺术力量。钟嵘反对这种不良倾向,从理论上揭示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认为文学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激发了作者,然后才有文学作品的产生,“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他要求诗人自觉地去写生活中的耳闻目睹的事物,直接反映人们接触到、看到的事物,即所谓“即目”、“所见”也。他认为许多好诗,例如徐干《室思》诗中的“思君如流水”,曹植《杂诗》中的“高台多悲风”,以及谢灵运《岁暮》诗中的“明月照积雪”等,所以形象生动,意境优美,艺术感染力强,就是因为它描写的是作者对生活现象的切身感受,是活生生的现实,是人们即目所见的具体事物,而不是经史典故。钟嵘提出“直寻”,特别强调诗人要描写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幸的遭遇,抒发人们的怨愤之情:“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

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边雄。……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聘其情?”(《诗品序》)这种强调文学创作要反映现实,强调诗歌抒发人们的怨愤的主张,是对先秦以来“诗言志”和汉代司迁的“发愤着书”论的发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代的韩愈认为文学创作都是作者郁愤不平之情感的抒发,“其哭也有怀,其歌也有思”(《送孟东野序》);刘熙载提倡诗人“身入闾阎,目击其事”,了解民生疾苦,用诗歌“代匹夫匹妇语”(《艺概·诗概》),和钟嵘倡导的“直寻”是一脉相承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