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音韵学辞典

切韵指掌图

书籍:音韵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5:11:15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出版社《音韵学辞典》第161页(857字)

宋代等韵图。

相传为光所撰。据近人考证,此图并非司马光所作,但作者究竟为谁尚难定论。

据书后董南一序可知,此书成书至迟在南宋嘉泰三年(1203)。此书共分为20图。

在制作体例上它与较早的《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都不相同。它没有转、摄、内外等等名称,只是注明每图是“开”、“合”或“独(韵)”。在20图总目上,相应的开合两图有线相连,这样,20图可分为13类,据此可知它虽无摄的名目,却仍有摄的观念。在声母方面,此图将三十六字母按牙音、舌头音、舌上音、重唇音、轻唇音、齿头音、正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的顺序分列36行,改变了《七音略》等较早的韵图将轻唇音置于重唇音之下、舌上音置于舌头音之下、正齿音置于齿头音之下的格局。

在分韵列图上,它表面上仍采用《广韵》206韵的韵目,但实际上许多韵已经合并,如第二图韵目平声一等东冬并列,但具体列字一等东韵字全部列入,冬韵字只列入“农”一字(东韵一等泥母无字)。可见冬韵完全并入东韵。其它如虞、尤幽、谈覃、衔咸、盐严凡、山删、庚耕等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的变化。

它还把《韵镜》等列在四等格上的支之韵精系字“兹雌慈思词”等字(假四等)列到了一等位置上,看来,这些字当时已不再读[i]音而读成了[]音。它还将入声韵兼配阴阳声韵,也与以往的韵图不同。

在各个具体韵部归图上,也反映出当时语音变化的动向。如歌麻同图,登庚耕同图,灰韵不为咍韵合口而为支之韵合口,德韵既与质栉迄韵同列,又与麦陌职昔锡韵同列,这都是以前的韵书和韵图没有记录过的语言现象。

由于该书对字音的处置能适应变化了的语言现实,因此,它对当时和后世曾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对了解宋代语音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来说,它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切韵指掌图》影响较大的版本有宋绍定三年本和永乐大典本。后者被收入四库全书,后由四川严式诲编入《音韵学丛书》刊行。

中华书局1962年曾影印出版严氏刻本《切韵指掌图》,1986年又影印出版了宋刻本,定名《宋本切韵指掌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