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黄花中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普及出版社《常见食物中毒防治手册》第80页(1439字)

【概述】黄花,别名金针菜,通名萱草,系多年生草本,喜生于湿地,茎顶分枝开花,呈淡黄色,瓣厚质脆,清香浓郁,上面布满点状丝光绒毛。黄花尚未开放时,采下干制,叫金针菜,供食用,也可入药。有利尿、健胃、治疗乳腺炎及肿痛等功效。黄花的营养成分也较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纤维素外,还含有相当量的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鲜黄花含有大量的丙种维生素,食用价值很高。因此,在郊区农村多有栽培,每到6~7月份即可采食。

【毒理作用】鲜黄花含有秋水仙碱,在经胃肠系统缓慢吸收时,部分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在经肠道及肾脏排泄时,即可严重地刺激这些器官而引起病变。其中毒量据推测约为0.1~0.2毫克;致死量约为20~30毫克,但也曾有过口服3毫克而致一成年人死亡的报告。其致死期甚短,可在中毒后7~31小时或数日之内死亡。

【临床表现】(一)潜伏期 短者30分钟,长者4小时,一般多在食后1~3小时发病。

(二)症伏 发病初期多感咽喉和胃部不适,有烧灼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干渴、全身无力、腹痛、腹泻,腹泻很快呈现水样便或血性便。由于频繁腹泻,造成大量水分、电解质及血浆丢失,此时颇与急性砷化物中毒相似。由于毒性物质经肾脏排泄,可使肾组织受损,造成肾功能障碍,因而出现尿闭或血尿;严重者还有脉搏细弱、脉率不稳、呼吸浅促、头晕、头痛、发冷、寒战、肌肉无力、全身痛、麻木、瞳孔散大、喉音失常等,有时还可出现谵语、抽搐、虚脱,最后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三)病程 一般1~2天即可痊愈。

【中毒原因】鲜黄花中毒,一般认为与下述两种因素有关系。

(一)制做方法不当 通常将鲜黄花煮后晾干,制成干品后,食之无毒。但是鲜黄花在未经煮烫而急火爆炒,且又生涩嫩脆尚未炒熟,食后极易引起中毒。

(二)食量相对较多 据调查鲜黄花中毒多与食量相对较多有关。一般每人每次食入量在50~100克时未见中毒;在此食量以上时就有人出现中毒。说明此量鲜黄花所含秋水仙碱量,可能足以氧化达到中毒量。因此食后引起中毒。据此,每人每次食用鲜黄花应以不超过50~100克为宜。

【治疗】在病人中毒早期,用4%鞣酸或浓茶等生物碱沉淀剂从速洗胃、效果较好。有条件者还可口服奶、蛋白液、烂粥、豆浆、粘米汤等胃肠粘膜保护剂,以减轻胃肠道的刺激。如果腹痛剧烈时,可口服或注射阿托品、防止休克。当麻痹开始发展至脊髓颈段时,应进行人工呼吸。其它可对症治疗。

【预防】(一)加工方法要适当 制做鲜黄花时,一定要先用净水浸泡,再用沸水烫焯,然后,弃汤烹调,熟后再吃。

(二)食量不要过多 根据实践体会,尽管加工方法适当、食量过多也有可能中毒。此外,即使食量不多,但由于氧化二秋水仙碱在体内排泄缓慢,也可因为连续食用而引起蓄积毒性反应。为此,在提倡限量进食的同时,还应提倡间隔进食的做法。这样就比较安全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