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绦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506页(1059字)
戴文绦虫病是由戴文属的节片戴文绦虫寄生于禽类引起的。
一、诊检要点
(一)临床表现
幼禽在严重感染时,发生急性肠炎,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黏膜,常带血色。红细胞减少至120万,血红蛋白降至10%~15%。继而精神委顿,行动迟缓,高度衰弱与消瘦,羽毛蓬乱;呼吸加快;有时从两腿开始麻痹,常逐渐发展而波及全身。
(二)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的禽类都能感染本病,但以幼禽为重。主要寄生在鸡、鸽和鹑鸡类的十二指肠内。虫卵从宿主体内排出后,六钩蚴在潮湿阴暗的环境能存活5天左右,干燥与霜冻会使之迅速死亡。中间宿主是软体动物,软体动物也适于在潮湿的地方孳生,因此,禽类在潮湿的地方易于感染本病。
发病机理:孕节排到外界后,能蠕动并释出虫卵。孕节或虫卵被中间宿主——软体动物如蛞蝓或陆地螺蛳吞食,在肠道孵出六钩蚴,移行到适宜的组织,夏季经3~4周发育成似囊尾蚴。禽类吞食含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约经2周,似囊尾蚴发育为成熟的绦虫。虫体头节深入肠壁,刺激黏膜,引起严重肠炎,往往造成微血管破裂而溢血,常引起继发感染;虫体分泌的毒素会使病禽麻痹。
(三)实验室检查
病原分离与鉴定
(1)病原分离:由于虫体较小,一般一个绦虫每天仅排出一个孕节,在病禽粪中不易发现。最好能把全天粪便收集起来,用水洗沉淀法检查。
(2)病原鉴定:戴文绦虫科戴文属的节片戴文绦虫。虫体长0.5~4毫米,节片最多不超过9个,由前往后逐渐增大。顶突和吸盘上有小钩,吸盘小钩易脱落,故不常见。生殖孔交替开口于每个节片侧缘的上角睾丸12~15个,在节片后部排成两列。卵巢和卵黄腺位于中部。雄茎囊显着,横列于节片前部,其长度占节片一半或更多;阴茎常明显地突出于节片边缘。孕节子宫分裂为许多卵囊,每个卵囊只含有一个六钩蚴。
二、防治
见赖利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