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标准化专业工程师手册》第392页(1701字)

现代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国内外贸易、学术交流和人们社会生活等都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衡量的标准和合理的测量方法。计量科学技术正是适应这些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并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计量的特点

计量是两种量直接或间接的比较过程,通过比较,给出未知量的值。计量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一致性。一般的测量多是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变化程度,而计量则是保证同类测量以统一的尺度进行。一般的测量可以使用任意的计量单位,而计量过程是用标准量与精度较低的同类量(或可间接换算的其他量)进行比较,只能使用规定的单位,其目的是保证同类测量结果的符合一致,使生产具有社会化意义。因此,一致性是计量的重要特点。

(2)准确性。要达到量值统一的目的,每次计量过程都必须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准确可靠,这就要求计量给出的数值能够经得起空间和时间的考验,即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人员对同一种量值的测量结果,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准确范围,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复现性,这样才能达到符合一致的目的。测量结果不但要给出明确的量值,而且要给出这个量值的误差大小,以便应用时加以综合处理。

(3)溯源性。计量的量值应具有溯源性。计量是从单位制开始的。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SI)有七个基本单位,即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秒”、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等。这七个单位都有其独立的科学定义,并为国际所公认。我们把这七个基本单位的量值称为基准量值,把复现这些量值的设备为基准器,简称计量基准。单位量值复现出来后,要通过较低一级的标准器,逐级传递下去,称为量值传递。传递都规定一定的误差范围,以保证同类测量结果在全国的准确和一致。这种为达到量值统一而进行的量值逐级传递形式,即为量值的溯源性。

2.计量工作的任务

计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和组织管理措施,保证量值的统一和准确,保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贯彻,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保证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在工业生产中,计量工作是以提供计量(包括测试、化验、分析等)起保证作用的。所谓计量保证,是指在生产系统中,从产品开发、设计、试验、原材料筛选和分析、制造、装配调试、检验和销售使用的全过程中(包括动力能源的消耗、环境污染分析等等),计量工作在保证量值统一的条件下,通过测试技术、制定标准化技术文件,以及组织管理措施等手段,使之达到必要的准确度,并提供各种数据和信息,使企业的标准化以及其他经营管理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基础上,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在科学试验中,计量工作同样也通过应用和发展测试技术,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这时不仅要保证其数据准确一致,而且要求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复现性,从而保证科学研究的连续发展,以及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计量工作是技术和管理的统一。它由计量技术工作和计量组织管理工作两部分组成。作为科学技术应属于生产力范畴,作为具有法制性的组织管理工作,又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现代生产活动和科学管理工作,一切都要以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的数据作为依据。一个管理者,对情况和问题应有基本的数量分析。不懂得运用基本数量分析,不懂得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不掌握百分比,也就是说,若不能将定性提高到定量水平,就不能掌握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就不能采取措施和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如何获得数据、评价数据、整理数据,从而得到有用的信息,以便采取措施和进行反馈控制,将是整个管理过程的关键和必要的条件,也是制定和贯彻标准的关键和必要的条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