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计量的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标准化专业工程师手册》第393页(2057字)
1.制定标准应充分考虑质量特性计量的可能性
在质量标准中,产品、环境、安全、信息等所要求的各种质量目标,如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噪声、水质、大气等,是由许多质量特性反映出来的,只有当这些质量特性信息能够为人们所掌握时,才能鉴别产品、环境、安全、信息等的优劣程度,才能了解它们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中的要求。
显然,如果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特性要求无法用计量方法和检测技术显示其结果;或者受到技术、经济和社会情况的制约,尚不具备条件采用能达到足够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计量技术,那么,标准中的质量特性要求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成为一纸空文。这时,常常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1)标准中提出的质量特性是否正确和合理。
(2)标准中这些不能或不宜计量检测的质量特性是否可以由其他计量技术或不受某些计量技术条件约束的质量特性所代替。
也就是说,在制定各种质量标准时,需要认真地考虑标准中质量特性计量的可能性。这样,就要求标准的制定者必须熟悉这些质量特性的计量方法和所使用的量仪和设备。
2.贯彻标准应以计量工作作为重要基础
在产品制造和检验过程中,时刻都离不开计量,并将计量结果与标准比较,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过程,也是标准贯彻的过程。标准的贯彻是从计量工作开始的,没有计量工作,标准的贯彻就失去了数量化的依据,就失去了必要的实践基础,当然,也就无从保证对各种质量特性的要求了。因此,在贯彻标准时,要做好计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需要制定合乎要求的计量检测方法。这里包括试验和检验中的计量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常常可以标准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规程、守则的形式出现,以保证贯彻标准时计量的正确性。
(2)需要有符合要求、能完成计量任务的量仪和设备。量仪和设备是开展计量工作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些计量器具所具有的精度应能满足贯彻标准中各种质量特性的计量要求。
(3)需要建立确保计量器具质量的严格制度。作到经常维护、定期标定,保证这些计量器具在贯彻标准时所产生的计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并具有稳定的一致性。
3.产品质量监督、认证与仲裁需要计量作为后盾
对产品质量监督、认证与仲裁是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现场、仓库和市场上的产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当发生争执时,对产品质量需进行仲裁检验。这些检验都是以各种标准作为依据的,是标准实施监督的过程。为完成监督、认证与仲裁任务,建立了国家和地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测试所、检验测试站。这些单位的检验测试工作都需要以计量作为后盾,对计量方法和计量手段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并应更加重视计量基础工作的建设,以完成这个领域中的标准化工作。
4.标准水平的提高和计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标准和计量是密切相关的,标准的制定和贯彻需要以计量作为保证和基础,而计量作为一种手段,只有在实际应用中,也就是在制定和贯彻标准中才能发挥作用。单纯的计量结果并不能给人们以清楚的认识,只有当计量结果与标准对比并判别后,才能对事物形成明确的概念。
标准水平的提高和计量的发展又是相互促进的。当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高一级时,即当标准中质量特性更高时,计量的方法和手段必然要适应这种情况,也必须随之得到改善和发展,甚至引起计量方法和手段的飞跃,以满足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当计量手段和方法有了新的发展时,也必然给提高标准水平创造了条件,使标准中的质量特性要求得以提高,促进标准化的发展,促进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5.计量方法和手段需要标准化
为了使计量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能够稳定地复现结果,对计量所采用的各种方法需要规范化,对所应用的测量工具和设备的规格、技术要求需要统一。也就是说,计量本身的各个方面需要标准化。
标准化、质量管理和计量在保证质量和提高质量,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这个总目标下联系起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向前发展,这就是它们的本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