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疗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97页(3622字)

激光是指受激发的辐射光放大。临床上应用的是某种激光器,其内的作用物质受激辐射,在谐振腔内振荡放大产生的一种特殊光束。它具有亮度高、单色性和相干性强、方向性好等特点。皮肤科常用的激光器有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氩离子激光等。

一、二氧化碳激光

波长10600毫微米,红外线波段,光束为连续输出,功率1瓦~80瓦。

〔作用〕 大功率照射主要为热效应,也有压力、电磁场作用及光化学反应。使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炭化以至气化。低功率扩束照射主要为生物刺激作用。

〔适应证〕

1.烧灼和切割治疗 寻常疣、尖锐湿疣、化脓性肉芽肿、脂溢性角化症、色素痣、疣状痣、皮赘、皮脂腺痣、毛细血管瘤、睑黄疣、毛发上皮瘤、汗管瘤、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基底细胞癌、鳞状上皮癌等。

2.低功率扩束照射 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毛囊炎、疖、化脓性甲沟炎、寒冷性多形红斑、斑秃及慢性溃疡等。

〔方法〕

1.烧灼或切割治疗 局部常规消毒,0.5%~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麻醉。调试所需输出功率,对准病区,逐步烧灼或切割,直至损害全部清除。如损害面积较大可分区分次治疗。烧灼后涂以2%胆紫溶液。如切割治疗后可直接缝合或植皮。

2.扩束照射 激光束经散焦(扩束)后照射,功率密度50毫瓦/平方厘米~200毫瓦/平方厘米,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为合适距离,每次照射15分钟~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烧灼后局部形成棕褐色痂皮,1日~3日内局部有轻微疼痛,损害边缘可有水肿和少量渗液,一般1周左右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痂皮2周~3周脱落,遗留色素沉着,有的可形成疤痕。

2.烧灼或切割时,要准确掌握深浅度;分区治疗的交界处避免重复照射。扩束照射避免功率过大,否则可使局部皮肤红肿,出现水疱。

3.烧灼或切割中如有出血,一般压迫和激光烧灼出血点即可,不奏效则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而后再用激光烧灼出血点,必要时可结扎、缝合止血。

4.操作过程中,患者及术者应戴防护眼镜。

5.术后局部保持清洁,避免接触水,以防感染。

二、氦氖激光

波长632.8毫微米,为单色红光,光束为连续输出,功率为1毫瓦~100毫瓦。

〔作用〕 生物刺激作用,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消炎、止痛;提高非特异免疫功能等。

〔适应证〕

1.原光斑或扩束照射 皮肤溃疡、斑秃、全秃、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毛囊炎、疖、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等。

2.穴位照射(光针) 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寒冷性多形红斑等。

〔方法〕

1.局部照射 将激光束对准皮损,照射距离一般为30厘米~100厘米垂直照射,每次10分钟~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穴位照射 光束经光导纤维输出,进行穴位照射,常用输出功率为1毫瓦~2毫瓦。依不同病情辨证取穴,将光针直接接触穴位所在的皮肤上,每穴5分钟~10分钟,每次2个~3个穴位或更多穴位,每日1次~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1.照射皮肤溃疡时,应先清洁创面后再照射治疗。

2.小剂量氦氖激光有累积作用,效果从第3次~4次起逐渐增强至第5次~17次时达最大限度,以后作用逐渐下降,在一定次数后出现抑制作用,因此照射一疗程不宜超过12次~17次,如需第二疗程,应间隔7日~10日。

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激光)

波长1060毫微米,为不可见近红外激光,激活物质为固体,光束为连续或脉冲输出,输出功率5瓦~100瓦。

〔作用〕 与二氧化碳激光相似,主要为热作用,对组织穿透力较二氧化碳激光强。对具有红、蓝等颜色的组织有更多的吸收。故可用于有色病变的治疗。

〔适应证〕 单纯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血管瘤、血管球瘤;各种皮肤良性和恶性肿瘤及病毒性疣类疾病。

〔方法〕 常规消毒及局麻。可对组织进行凝固、烧灼或光刀切除治疗。烧灼、光刀切除治疗同二氧化碳激光。凝固治疗,根据病变性质,选用不同功率。将光纤输出端(为笔触式)距病灶1厘米处对准皮损依次扫描照射至组织变白。如病灶范围较大,可采用分点照射法,即在治疗区分数点或多点照射,点与点之间隔可根据病变的大小而定,均照射至组织表面变白即可。治疗后局部涂2%龙胆紫溶液。以后每日涂1次~2次,防止感染,直至痂皮脱落。

治疗后1天~2天局部可出现红肿,甚至发生水疱,以后干燥结痂,2周~4周脱痂愈合。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轻度萎缩性疤痕。

〔注意事项〕

1.疏松组织,如眼睑、包皮等处照射后可发生水肿,一般3日~5日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水肿显着者可考虑给以小剂量短疗程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2.Nd-YAG激光穿透力较强,治疗病变较浅的皮损时,特别注意照射剂量和深浅度,避免遗留明显疤痕。

3.其他注意事项 参见二氧化碳激光疗法。

四、氩离子激光

波长488毫微米和514.5毫微米,为可见光,光束连续输出,功率0.5瓦~10瓦。

〔作用〕 主要为热作用,其波长在血红蛋白和黑色素吸收光谱曲线峰值中,故多用于治疗皮肤血管性和色素性损害。

〔适应证〕 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症、蜘蛛痣、角化血管瘤、单纯性血管瘤、血管球瘤、Kaposi肉瘤、色素痣及文身等。

〔方法〕 常规消毒及局麻。根据病变性质及程度选用不同功率。将光束距病灶2厘米~4厘米垂直扫描照射,使皮损变成白色或灰白色即可。如面积大可采取分区分次照射。照射剂量与皮肤厚薄和病变色泽有关,皮肤薄的用激光量要小,色泽深的要求剂量大些。治疗后局部涂以2%龙胆紫溶液。

治疗后局部可出现充血水肿,以至出现水疱,一般5日~7日后疱干燥结痂,2周~4周脱痂愈合,一般不留疤痕,部分病例可出现萎缩性疤痕。

〔注意事项〕

对鲜红斑痣的治疗,一般在脱痂后,皮损颜色常无明显改善,约在半年到一年后,才能看到颜色变淡。因此治疗后观察一段时间是必要的。治疗效果与病人年龄、皮损颜色、部位等有关。一般成年患者颜色较深者,疗效常较满意。年龄小(特别是12岁以下者),皮损颜色淡者,疗效欠佳。故一般认为,在成年以前不主张用此疗法。面部皮损疗效一般比躯干、四肢为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