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355页(4904字)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多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一般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
〔诊断要点〕
一、局限性硬皮病
(一)皮损类型可呈斑片状、点滴状或带状。单发或多发,若泛发则称为泛发性硬斑病。
(二)皮损主要侵犯皮肤某一局部,好发于额、颈、胸、腹、背、臀和四肢。
(三)损害局部先表现为淡红或紫红色水肿性斑片,数周或数月后皮损扩大,颜色转淡而呈淡黄或象牙色,表面光滑发亮,周围绕以红晕,不能用手捻起。久后渐留下白色或淡褐色萎缩斑,毳毛脱落,出汗减少。
(四)病理变化 胶原纤维肿胀、增生和硬化;小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附属器萎缩。
二、系统性硬皮病 又称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分为肢端硬皮病和弥漫性硬皮病。
1.早期可有雷诺氏现象、关节痛、不规则发烧、食欲减退。
2.皮肤损害 可分为水肿、硬化和萎缩三期。肢端型常先有雷诺氏征,硬皮从手部皮肤开始,以四肢变化最为明显。弥漫型常自躯干开始,后累及四肢、面部。面部硬化使表情丧失,呈假面具样,累及胸部出现呼吸困难。
3.系统损害 以关节、肺、食道多见,其他如心、肠、胃、肾、肌肉、神经系统及内分泌腺等皆可受累。
4.CREST综合征 有的病例软组织内有钙质沉着,并有雷诺氏现象、食道蠕动功能异常、肢端硬化、毛细血管扩张,称为CREST综合征,是PSS的亚型。本型预后较好。
5.实验室检查 可有轻度贫血、血沉加快、高丙球蛋白血症。部分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率约为70%左右。抗SCl-70抗体发生率约为30%~40%,但特异性高,是本病的标志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是CREST综合征的标志抗体。
X线片示食道蠕动消失,近端增宽,下端狭窄;指端骨质吸收;两肺纹理增粗或见小囊样改变。
6.病理变化 与局限性硬皮病相似。
〔鉴别诊断〕
一、局限性硬皮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 先出现凹陷性萎缩,晚期逐渐变硬。
2.萎缩性扁平苔藓 损害是由中央凹陷而边缘高起的多角形小丘疹组成,有时覆有细薄鳞屑,中心可有毛囊性角栓,损害多呈紫红色或黄褐色,萎缩明显时呈淡白色,可有口腔粘膜损害。
3.硬化萎缩性苔藓 损害由白色光泽的扁平丘疹组成,大小不一,常聚集分布,但不互相融合,表面有毛囊性黑色角栓,最后发生萎缩。组织病理变化可与硬皮病鉴别。
二、系统性硬皮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混合结缔组织病 具有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的部分症状,但又不能满足其中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标准,血清中有高滴度抗RNP抗体,抗核抗体阳性,常呈斑点型。
2.皮肌炎 眼睑水肿性紫红色斑,伴明显肌无力、疼痛,而无皮肤硬化表现。血清肌浆酶及尿肌酸量均明显增高。
3.成人硬肿病 皮损多从面、颈开始,向肩背部发展,为真皮深层肿胀和硬化,局部无色素沉着,亦无萎缩,很少手足受损,不累及内脏器官,有自愈倾向。
〔治疗〕
一、局限性硬皮病
(一)全身治疗
1.维生素E 每日300毫克~1200毫克,分次口服。
2.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对发展快的泛发性硬斑病有较好疗效。每日2克~4克口服。副作用可有胃肠道反应、头痛、不适、皮疹等。
3.依曲替酯 每日0.5毫克/千克口服,连用3个~12个月,注意副作用。
4.苯妥英钠 100毫克,每日2次口服。需连服数月,注意副作用。
(二)外用疗法
1.皮质类固醇激素 强的松龙2.5毫克/毫升或去炎松混悬液5毫克/毫升~10毫克/毫升,用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溶液1倍~5倍稀释,局部皮损内注射。
2.外用氟化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封包或不封包。
(三)物理疗法 如音频、蜡疗、推拿、按摩等。
(四)中医药治疗
1.辨病复方 以健脾益气,温经活血为主。方药:生黄芪、怀山药、鸡血藤、鬼箭羽、伸筋草各30.0克,当归、贝母、刘寄奴、僵蚕各10.0克,白芥子、全丝瓜各15.0克,茯苓12.0克。
2.单方、验方
(1)丹参注射液 4毫升(每支2毫升,相当于生药4克)肌注,每日1次~2次。
(2)丹参浓缩煎液电离子透入 丹参100克,加水1000毫升,煎沸10分钟,再以弱火煎成500毫升,药渣再加水1000毫升,同上煎成500毫升。两液合用电离子透入(直流感应治疗机,电流8毫安~10毫安),将丹参浓煎液透入到病损处,每个病变药液6毫升~10毫升,透入20分钟,每日1次。
(3)薄盖芝灵注射液 肌注1支~2支,每日1次,3个月为1疗程;或局部注射,薄盖芝灵注射液1支加2%利多卡因溶液3毫升~5毫升,局部硬斑周围分5点皮下注射,每3日1次,3个月为1疗程。
二、系统性硬皮病
(一)一般疗法 适当休息,防寒保温,避免精神刺激及过度紧张,避免诱发和加重血管收缩的因素。
(二)全身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 适用于弥漫性硬皮病的早期,不用于肢端型硬皮病,对肺纤维化和(或)有肾损害者应限制或不使用。初量每日强的松40毫克,连用数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一般维持量每日10毫克~15毫克。
2.D-青霉胺 开始250毫克/日,每间隔2周~4周日量增加125毫克,一般不超过1克/日,6个月左右可改善皮肤症状,注意血、尿改变。主要用于皮肤广泛硬化或具有危及生命的进行性内脏损害的患者。
3.免疫抑制剂
(1)硫唑嘌呤 100毫克/日~150毫克/日,分次服用,可改善皮肤及关节病变。
(2)秋水仙碱 每日0.5毫克~1.5毫克,分次服用,1疗程约2个~3个月,对肢端动脉痉挛和皮肤硬化有一定疗效。
4.维甲酸类 13-顺维甲酸每日1毫克/千克,连续6个~14个月,可改善皮肤症状。注意副作用。
5.清栓酶 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免疫调节功能。用药前应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按0.01单位/千克~0.012单位/千克,用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毫升稀释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停药3日~5日,共治2个~4个疗程。
6.血管活性药物
(1)血管扩张药 肼苯哒嗪25毫克,日3次口服,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静点。
(2)纤维蛋白溶解剂 如康力龙5毫克,日2次口服,6个月1疗程。
(3)抗血小板凝固药物 阿斯匹林300毫克,日2次口服。
(4)其他 ①前列腺素E-1促进缺血性溃疡愈合。②心痛定 控制雷诺氏现象,促进指(趾)溃疡愈合。③雌三醇 可使皮肤软化并缓解关节症状。④利血平1mg/5m1盐水缓慢肱动脉注入可控制Raynand现象。⑤巯甲丙脯酸 每日75毫克~300毫克,用于重症高血压尤其伴恶性高血压的肾危象。
(三)局部治疗
1.外用扩血管药物 如1.2%烟酸苄酯霜;1%~2%三硝酸甘油软膏,改善末端缺血现象。
2.指部溃疡的治疗 清创、抗感染、止痛。
3.皮肤钙质沉着如有疼痛可手术切除。
(四)中医药治疗
1.辨病复方 以养气温阳,活血化淤为主。方药:肉桂、鹿角胶、当归、僵蚕、白术各10.0克,白芥子、黄芪、鸡血藤各30.0克,附子、麻黄各6.0克,黄精、车前子各15.0克,茯苓12.0克。
2.单方、验方
(1)丹参注射液10毫升~20毫升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0毫升~20毫升加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5次为1疗程。也可肌注丹参或口服丹参片。
(2)川芎嗪注射液(每支含50毫克)150毫克~200毫克加于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或隔日1次静点,10次~15次为1疗程。
(3)当归或毛冬青注射液2毫升肌注,隔日或每日1次,两药可单独或联合使用,或另加当归注射液行双侧合谷穴位注射。
(4)薄盖灵芝注射液 每日1支~2支,肌注。
(5)积雪甙片(10毫克/片) 本品是积血草提取物,2片~4片每日3次~4次口服。
3.外治法 大黄、桂枝、川芎、细辛、苏木、红花、肉桂等,选其中5味~6味,各20克~45克,水煎浸泡或熏洗患肢手足,每次20分钟~40分钟,保持药温,每日1次~2次,1个月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