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肿病
书籍: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430页(725字)
本病以突然发生的皮肤弥漫性非凹陷性肿胀和发硬为特征。病因不清,可能与感染、外伤等有关。
〔诊断要点〕
一、发病前常有感染史,感染后至发病前可有低热、乏力、肌肉关节痛等前驱症状。
二、皮肤损害 好发于面、颈及背部。皮损为苍白、发凉、坚硬、光滑,压之不凹陷的肿胀,边界不清。皮损数月至数年后可自然消退,不留痕迹。
〔鉴别诊断〕
一、硬皮病 起病缓慢,发硬区呈象牙色,局限性硬皮病病变边界清楚。皮损可形成萎缩,色素沉着及毛细血管扩张。系统性硬皮病可伴有雷诺氏征。
二、皮肌炎 水肿性皮损呈紫红色,以上睑最明显;有肌痛及肌无力症;甲周毛细血管扩张。
〔治疗〕
因本病可自然消退,故治疗以支持和对症处理为主。
一、积极查找与治疗感染灶。
二、支持与对症治疗 可选择按摩、热浴、音频电疗、透热疗法、紫外线照射等。
三、局部治疗 局部损害内注射透明质酸酶、纤维蛋白溶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
四、全身治疗 可短期口服中等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
上一篇:黑棘皮病
下一篇: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