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464页(768字)

雀斑为好发于日晒部位皮肤上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系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诊断要点〕

一、损害为黄褐色或黑褐色针头大至绿豆大斑疹,散在或聚集分布。

二、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鼻部和眶下,亦可见于颈、肩、背上方及手背等处。

三、常有家族史,多在5岁后出现,随年龄增长数目可增多,夏季经日晒后,颜色加深,数目增多,冬季则减轻或消失。

〔鉴别诊断〕

一、雀斑样痣 多在1岁~2岁开始出现,见于体表任何部位,日晒后不加剧,组织病理见有痣细胞。

二、着色性干皮病 其原发损害是红斑,发病早,光敏性强,冬季不消退。

〔治疗〕

一、减少日晒 外出前搽遮光剂,如5%对氨基苯甲酸霜或酊剂,或者2%~5%二氧化钛冷霜。

二、液氮冷冻(详见冷冻疗法章节)。

三、脱色疗法 常用3%氢醌霜,1%~2%曲酸霜等。

四、化学剥脱 可用25%石碳酸乙醚或30%~60%三氟醋酸点涂剥脱。不可治疗过度,以免形成疤痕和新的色素沉着。

五、皮肤磨削术 重症病例可采用本疗法,常能获得较佳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