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骨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整骨手册》第278页(5605字)
踝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损伤较为复杂,临床上可分三型,每一型又可根据其骨折波及的踝数与严重程度而分为三度。
一、外翻外旋型:
第一度:单纯内踝骨折,骨折线呈横形(图11~47),常有骨膜被嵌顿于骨折断端间。
图11~47 第一度外翻外旋型骨折
第二度:骨折波及内、外两踝,内踝横形骨折,腓骨下1/3斜形骨折(图11~48)。
图11~48 第二度外翻外旋型骨折
第三度:三踝均骨折,内踝横形骨折(图11~49)。
图11~49 第三度外翻外旋型骨折
二、内翻内旋型:
第一度:单纯内踝斜形骨折(图11~50)。
图11~50 第一度内翻内旋型骨折
第二度:内踝斜形骨折,外踝横形骨折(图11~51)。
图11~51 第二度内翻内旋型骨折
第三度:三踝均骨折,内踝骨折线呈横形(图11~52)。
图11~52 第三度内翻内旋型骨折
以上两型较易鉴别,X线诊断主要是根据内踝骨折的类型,如内踝骨折线呈横形,即是外翻外旋型,如为斜形则是内翻内旋型。
三、垂直挤压型:由高处下坠,足部着地,暴力垂直挤压,引起胫骨前踝骨折(图11~53),重者则胫骨下端关节面可发生粉碎性骨折(图11~54)。
图11~53 前踝骨折
图11~54 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
【症状及诊断】 踝部明显肿胀、疼痛,足及踝部有明显的内翻或外翻畸形。踝关节功能障碍。局部常见有皮下出血瘢、水泡和异常活动,最后根据受伤后姿势和X线片显示的骨折线走向,可判断出骨折类型。
【整复方法】 整复前必须首先明确骨折发生机理和类型,整复固定的原则是:整复时,按外力相反方向整复,固定时与骨折类型呈相反方向固定。如同时伴有距骨脱位者,则应先整脱位,骨折即可随之复位。如有重迭、旋转移位者,宜先矫正重迭旋转移位,再矫正侧方移位,最后矫正成角移位。如为三踝骨折先整内外踝,然后整后踝。
一、快速牵引复位法:
(一)拔伸牵引:伤员仰卧位,在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或针麻下,屈髋45度,屈膝90度,一助手立于伤肢外侧,用一手肘部托住膝后,一手按压于膝前部,向上方牵引;另一助手在伤肢远侧,一手握住前足,一手托住足跟,使足轻度跖屈,顺骨折移位方向,逐渐加大牵引(图11~55)。牵引力量不宜太大、太猛,以免加重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图11~55 踝部骨折复位方法(拔伸牵引)
(二)分骨舒筋:术者立于伤侧,待向后上移位的骨折远段被牵下后,两手拇指由骨折线分别向上、向下轻轻推挤内、外踝的两断端,解脱夹于骨折间的韧带和骨膜(图11~56)。
图11~56 踝部骨折复位方法(分骨舒筋)
(三)旋转翻折:一般情况下,外翻骨折有外旋,内翻骨折有内旋,外旋骨折必有外翻,所以在矫正内、外翻前,首先由把持足部牵引之助手在持续牵引下,外翻骨折将足内旋,内翻骨折将足外旋,矫正旋转移位(图11~57),然后反折,改变牵引方向。外翻骨折的牵引方向由外翻逐渐变为内翻,内翻骨折的牵引方向由内翻逐渐变为外翻,此时,术者用两手对扣挤压内外踝,促使骨块复位。内翻时,内侧手掌在内踝上,外侧手掌由外踝向内推,外翻时,外侧手掌在外踝上,内侧手掌由内踝向外推。
图11~57 矫正翻转移位(旋转反折)
(四)对扣挤合:用于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在助手持续牵引下,术者两手掌分别扣紧内、外踝持续用力挤合,直到分离完全消失。外翻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且外踝骨折平面较高时,须先将腓骨断端正确复位,否则下胫腓联合分离不能消除(图11~58)。
图11~58 对扣挤合矫正下胫腓联合分离
(五)推拉、背伸:外踝复位后,常有距骨向后脱位和内踝向前张口(侧位片示),此时,可用推拉背伸方法矫正。先捆夹板固定,然后在夹板固定下,术者一手握伤员的足向前拉,另一手握住小腿向后推,同时将踝背伸90度(图11~59),此时残余移位即可消失。如果内踝仍有张口,则可用拇指由内踝的后下方向前上方推挤,以消除张口。
图11~59 推拉、背伸矫正距骨向后移位
(六)推顶、提拉:如为三踝骨折,在按上法矫正内外踝骨折移位后,可用夹板临时固定,再用提拉、推顶法矫正后踝移位。术者一手握小腿下端向后按压,另一手拇指伸于后侧夹板内,将移位的后踝骨块向下、向前推顶。同时远侧助手一手夹持内、外踝固定板,另一手握前足向前提拉并背伸踝关节,使后侧关节囊紧张,利用紧张的关节囊牵拉移位的后踝,使其复位(图11~60)。
图11~60 推顶、提拉矫正后踝移位
(七)过度背伸:前踝(胫骨下关节面前缘)骨折,足置背伸位,术者一手拇指摸清前踝骨折片将其抵住,另一手握前足,轻轻上提,同时将足背屈达80度,即能复位(图11~61)。
图11~61 过度背伸矫正前踝移位
二、牵引缓慢复位法:
(一)袜套悬吊牵引:三踝骨折,后踝骨块超过胫骨下关节面1/3以上时,可用袜套悬吊牵引法复位。袜套上达大腿近端,用宽胶布将袜套和大腿皮肤环行固定,下端超过足尖30厘米,用牵引绳结扎,备作牵引。先根据骨折类型整复内外踝骨折,夹板固定,再将伤肢置折迭牵引架上,屈膝90度,悬吊牵引(图11~62),重量6~9公斤。一般一周内即可达到良好的复位。
图11~62 袜套悬吊牵引矫正后踝移位
(二)骨牵引缓慢复位法:适用于踝部粉碎性骨折、骨折移位严重、断端嵌插者。先作跟骨结节牵引,将伤肢置于布郎氏架上,屈膝45度,牵引重量2~3公斤,牵引方向应根据骨折类型和复位情况而定。每2~3日X线透视一次,观察复位情况,调节牵引方向和足的位置,一般多能在牵引中复位。如仍有残留移位,再用手法矫正。
【固定方法】
一、小夹板固定:
(一)器材:超踝部夹板5块,内、外、后三块等长,上至小腿上1/3中部,下超足跟3厘米,前侧板2块,置于胫骨嵴两侧,上至小腿上1/3中部,下达踝关节平面上2厘米,梯形垫2个,塔形垫3个,纱布衬垫、布带等。
(二)方法:在助手维持牵引下,用纱布衬垫将小腿及足包敷,后侧及内外两踝上方各置塔形垫,下方放梯形垫,其上下两垫的高度应与两踝突出部相一致,但内翻骨折内踝下方梯形垫应稍高,外翻骨折,外踝下方压垫应稍高,放妥后用胶布固定,依骨折类型放置5块夹板。外翻外旋型骨折于轻度内翻位固定,内翻内旋型骨折轻度外翻位固定,无内外翻者,中立位固定(图11~63),夹板放妥后先扎小腿三条布带,后扎内外侧夹板远端,经足底“8”字交叉封踝固定(图11~64),最后用绷带将足固定在背屈90度位。
图11~63 踝部骨折压垫及夹板固定方法
1.中立位固定 2.外翻位固定(内翻内旋型) 3.内翻位固定(外翻外旋型)
图11~64 封踝方法
(三)固定时间:袜套悬吊牵引2~3周,跟骨结节牵引3~4周,超关节夹板固定4~6周。
二、闭合插钢针固定:适应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反复再移位的不稳定型,或软组织挫伤较重,严重肿胀,不能耐受小夹板固定者。
(一)器材:直径2毫米钢针2支,余同小夹板固定。
(二)方法:复位后两助手继续牵引,以维持复位后位置,在无菌操作下,第三助手固定双踝,以防止插针时骨块再移位。外踝骨折,先固定外踝,针自外踝的外下方,向内上方斜行插入;内踝骨折,针自内踝下方的前外侧向上、向内、向后斜行插入,针尖要通过对侧骨皮质0.1厘米,针尾留于皮外0.5厘米,以无菌敷料包扎。如同时有后踝骨折,则在内、外踝钢针固定后,可用提拉、推顶法使之复位。术后用踝部夹板固定于足中立位,踝背屈90度。
(三)固定时间:一般为5~6周。
【注意事项】
一、抬高伤肢,注意观察足部血运及肿胀情况,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
二、整复固定后两周内,每隔2~3天检查一次,密切观察骨折有否再移位,并及时给予矫正,三周后改踝关节中立位固定。
三、正确的早期活动是治疗踝部骨折的重要原则。麻醉消退后即应作足趾伸屈活动;两周后不负重下床活动;三周后可间歇打开外固定,进行轻柔按摩,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4~6周后可解除固定,进行中药熏洗,并逐渐负重行走。
四、对大块前踝骨折,以及手法复位不能达到良好对位的内、外翻踝部骨折,可考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畸型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有明显疼痛,功能障碍者,可做踝关节融合术。
五、整复标准要求达到各关节面光滑平整,踝穴关节间隙等宽,胫距关节面与胫骨纵轴垂直。
【附】 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内踝骨折切开复位术:伤员取仰卧位,小腿及足部垫高30度,行气性止血带止血。切口起自内踝前上方,沿胫前肌的内侧缘向下、向后,绕过内踝下缘,再向后延长切口1厘米止。在切开皮下组织时,勿损伤大隐静脉和隐神经。将皮瓣向后上掀开,即可显露移位的内踝骨块和损伤的前内侧关节囊。切开关节囊,清除积血和骨折断端间血块及嵌入组织,用布巾钳持移位的内踝骨块,正确复位,用一枚螺丝钉固定(图11~65)。
图11~65 内踝骨折螺丝钉固定方法
二、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沿腓骨前内侧缘向下,绕过外踝尖作切口,止于外踝尖后0.5厘米,切开筋膜后,将伸趾肌腱向内侧牵开,皮瓣向外后方牵开,显露移位的外踝骨块和前外侧关节囊,用巾钳持骨块正确复位,用一枚长螺丝钉固定或钢针固定(图11~66)。
图11~66 外踝骨折螺丝钉固定方法
三、后踝骨折切开复位术:沿跟腱内侧缘纵行切开筋膜,将皮瓣向两侧牵开,显露跟腱,将跟腱“”形切断,向上下牵开,以显露移位的后踝骨块和后侧关节囊,将胫后神经、动脉、静脉和屈趾、屈及胫后肌牵向内侧,沿后方关节囊的破裂口切开关节囊,用巾钳持移位的后踝骨块正确对位,用两支钢针交叉固定,针尾留于皮下。
四、前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前踝骨片为中心,作长6厘米的纵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后,将皮瓣向两侧牵开,在胫前肌和伸,伸趾长肌之间切开足背交叉韧带,显露足背动脉,向内侧牵开足背动脉及胫前肌,向外侧牵开伸和伸趾长肌,切开胫骨下端骨膜并向两侧推开,充分显露骨折部,清除血块及增生组织,在直视下正确对位,用两支钢针固定,针尾留于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