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整骨手册》第325页(3240字)
骨盆骨折为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2%。多由直接暴力挤压或撞击所致。根据骨折部位及后果可分三种:
一、稳定型骨盆骨折:包括髂骨翼骨折、耻骨或坐骨一支骨折、骶骨横断骨折和尾骨骨折脱位等。
二、非稳定型骨盆骨折:包括骨盆弓一处断裂或两处断裂。
【症状及诊断】 局部疼痛、肿胀,有皮下瘀血斑,明显压痛。摄骨盆正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和类型。如为骶、尾骨骨折,应摄侧位片.
【整复方法】 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不需要整复。耻骨联合分离重者,可用骨盆带悬吊牵引。只在骨盆环前后两处断裂,有明显移位时,宜行手法复位。
一、骶骨、尾骨骨折或脱位:伤员取膝、胸卧位。术者用一手固定骶部,另一手食指伸入肛门内,拇指抵在骨折部,当食指摸清向前移位的远断段时,用力向后推顶,即可复位。
二、骨盆弓多处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伤员仰卧位,在腰麻下,先作好同侧股骨髁上牵引。用长床单折迭8层,绕过病人会阴部,经健侧胸肩部固定在床头挡板上。一助手立于床头,把住双侧腋下向上牵引,另一助手用前臂套在腘部向下牵引。压缩型骨盆骨折,术者立于伤侧上方,双手掌抵住髂骨翼的前上方,向下、向外、向后按压(图12~13)。分离型骨盆骨折,术者两手掌分别抵住髂骨翼的后上和外上方,向下、向前内用力推挤(图12~14),当听到响声时,即说明复位。如向上残留有少量移位,可在牵引中矫正。
图12~13 骶髂关节脱位(压缩型)复位手法
图12~14 骶髂关节脱位(分离型)复位手法
【固定方法】
一、胶布固定法:适用于尾骨骨折、脱位和骶骨骨折。
(一)器材:宽2厘米、长20~30厘米的胶布4条。
(二)方法:复位后,术者继续维持位置,局部涂安息香酊,先将胶布一末端向上拉紧,固定在第三、第四、第五腰椎棘突上,再在第一条胶布的两侧各迭压一条。最后,在骶、尾椎交界部横贴一条胶布加强,术后禁坐位。
(三)固定时间:3~4周,如需延长固定时间,应更换胶布。
二、闭合插钢针固定法:适用于3~6周的陈旧性尾骨骨折或脱位。
(一)器材:直径1~1.5厘米的不锈钢针1支。
(二)方法:伤员俯卧位,手法复位后,常规消毒骶尾部,术者左手食指插入肛门内,保持复位后的位置,右手持钢针,刺入尾骨远端皮肤,助手持骨锤向近端徐徐打入近断端2~2.5厘米,针尾埋入皮下,无菌纱布包扎。
(三)固定时间:术后6~8周拔出钢针。
三、骨牵引及骨盆悬吊固定法。
(一)器材:骨盆悬吊带1付,牵引绳、重量砝码、骨牵引用品。
(二)方法:在手法将移位的骶髂关节复位后,用骨牵引维持位置,重量为6~7公斤。由于分离型骨盆骨折的移位,除沿纵轴向上移位外,还沿矢状面向外翻转移位,需用骨盆带悬吊,矫正向外翻转分离移位,牵引重量为6~7公斤。
(三)固定牵引时间:6~8周。
四、胫骨结节牵引臀垫固定法:适用于压缩型骨盆骨折。
(一)器材:臀部棉垫1个,长30~40厘米,宽10~15厘米,厚5~8厘米,骨牵引用品。
(二)方法:在手法矫正骶髂关节脱位,肢体长度恢复后,继续用胫骨结节牵引维持位置,重量为5~7公斤。由于压缩型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和髋骨有向内、向前翻转移位,故需用臀部棉垫把骶部抬高,以利用体重和下肢牵引力量,使之复位。
(三)固定时间:4~6周去臀垫,7~8周去牵引。
【注意事项】
一、骨盆骨折卧床期间,应努力锻炼四肢各关节功能。注意观察,以避免悬吊带压伤局部皮肤。
二、尾骨骨折常遗留有尾部疼痛,称尾痛症,经对症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尾骨切除术。
三、临床愈合后(一般需6~8周),可扶拐行走,但伤肢宜暂不负重,一般需10周后,可逐渐练习负重步行,过早负重走路,可能引起骶髂关节松动或耻骨联合分离。
四、骨盆骨折,常伴有盆腔脏器损伤,由于检查疏忽或处理不当,常可造成严重后果,故对这类病人的检查应细致认真,防止漏诊。
五、骨盆骨折易发生出血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出血多来自腹膜后,可形成巨大血肿,向前隆起,有如小儿头大。文献报道,出血多者,可掀起整个腹膜上达肾区及膈下,且易被误诊为腹腔内出血,应避免混淆。遇这类伤员,不要轻率决定手术探查止血,因为手术打开血肿,其内压消失,可广泛出血,有如潮涌,无法作有效的止血处理,很易造成不能挽救的出血性休克。处理方法应以大量输血,加压包扎等保守治疗为主,如技术设备条件许可,可做髂内动脉结扎术。
【附】 髂内动脉结扎术
术前插导尿管,在针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放自动牵开器,将小肠推向上方,在与腰骶椎前凸起相齐平面的骨盆腔两侧边缘,可摸到两侧髂总动脉分支处。将乙状结肠拉向左侧,切开右侧后腹膜。切左侧时,再将乙状结肠拉向右侧,在左侧骶骨甲处,切开腹膜,进一步将乙状结肠拉向内。如切开后腹膜血如潮涌,无法看清血管等组织时,可先用拳头将腹主动脉下段压住,再用吸引器清除积血,即可大略认清髂总动脉及其分支。将髂内动静脉和前外方之髂外动、静脉分离,在分叉处,将髂内动脉高位双重结扎。具体操作,应在分支之内下方进行,待摸清楚后,即可游离髂内动脉,然后用粗丝线自其下方通过,进行结扎。在结扎前,要注意提起结扎线,检查髂外动脉之搏动,以防误扎。结扎也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试行结扎阶段,可剪两段输血用橡皮管,约5厘米长,放在髂内动脉之上下一并结扎,结扎后,请手术室巡回护士,摸该侧之足背动脉,若搏动良好,即可知并未误扎髂外动脉。然后剪开结扎线取出橡皮管,再作第二次结扎。在用弯头止血钳游离髂内动脉时,操作必须轻柔,因伴行于其下之髂内静脉较脆弱,易于破裂而造成大出血。若已发生此种情况,可用沙氏钳夹住出血处进行修补。情况紧急时,也可在破裂处上、下与动脉一并结扎两次,但在结扎对侧髂内动脉时,操作应更加谨慎,避免再次碰破髂内静脉。要保留一侧髂内静脉,以防止术后静脉回流不畅,但在迫不得已时,也可结扎两侧髂内静脉。腹膜切口可不缝,亦不必放引流。清洁腹腔,逐层缝合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