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133页(4717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它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所致,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当血清未结合游离胆红素明显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而引起预后严重的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本病在中医学中称为“胎黄”,或“胎疸”,是由于母体之湿热邪毒熏蒸于胎所致;或先天元气不足、脾未运健、不能疏泄胎毒湿热之邪,湿热内蕴,郁而发黄。少数可因脾阳不振、寒湿阻滞造成。总之,湿热与寒湿的郁阻,均可使肝胆疏泄失利、胆汁外溢而引起黄疸。本病轻者(主要指出生2~3天发黄,一般情况尚好,10天左右自行消退的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重者如数天之后,黄疸不退甚或加剧;或出生24小时左右出现黄疸,并很快加重者,则应及时治疗。
【辨证论治】
(一)湿热胎黄 此型临床多见。主要表现为阳黄。常见于新生儿感染有发热及黄疸、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胆汁黏稠综合征等。
〔证候〕目黄、身黄,颜色鲜明如橘皮色,尿黄,呕吐腹胀,大便结,或有发热。唇红舌赤,苔黄腻。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1)。
【歌诀】 茵陈蒿汤栀大黄,
湿热黄疸为良方。
〔按语〕本方由原方加车、茯组成。方中茵陈为主药,清湿热,利肝胆,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其浸剂有较强的解热作用;栀子清
泄三焦湿热,有利胆及增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可抑制胆红素在血中升高,并能抑制发热中枢而解热;大黄通泻胃肠郁热,使湿热从大便而解,它能使肝胰壶腹括约肌(奥迪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从而显着增加胆汁流量;它对抗A、抗B的血型抗体有一定抑制作用,此乃有利于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所致的黄疸;它还有在试管内抑制乙型肝炎抗原的作用。方中加用车前草清热、解毒、利尿;加茯苓取其健脾利湿,对新生儿尤宜。有1例出生第2天黄疸逐渐加重的患儿,大便白色,肝脾渐大,生后10日经外科会诊考虑“先天胆道畸形”,准备手术,经患儿亲属拒绝后,日服本方1~2剂,其后黄疸渐退,大便转黄,至1个月黄疸已不明显,经追踪至重点大学毕业,无任何后遗症,说明本方对重症胆汁黏稠综合征有效。
(二)寒湿胎黄 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阴黄。可见于黄疸持续较久者,早产儿黄疸或由阳黄转为阴黄。
〔证候〕目黄、身黄,持续不退,其黄暗晦无泽,精神差,吮乳少,四肢欠温,腹胀,便溏或呈灰白。舌质淡、苔白腻。指纹淡。
〔治法〕温脾化湿。
〔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味。
【歌诀】 茵陈理中汤,甘草参术姜,
温脾又化湿,对象是阴黄。
〔按语〕本方由原方加白茅根、茯苓组成。方中茵陈利湿退黄;参、术、草、姜温中健脾、驱寒燥湿;炙甘草补中扶正,其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次酸可使血胆红素降低,尿胆红素排泄增加;加茯苓以增健脾利湿之功;加用白茅根祛湿利尿。如见有气血两虚者,可加①、②;肾阳虚明显者,也可加③。由于“胎黄”以湿热者多见,故应用本方时应注意辨别寒热、阴阳,寒湿从阴者可用,有热象从阳者忌用。
(三)瘀血胎黄 主要见于伴有肝脾大较明显的黄疸患儿。其表现偏于阴黄。
〔证候〕身目发黄,色较晦暗,面色不华,神疲易吐,腹部膨隆,青筋怒张,胁肋下有痞块,小便短黄,或伴衄血、瘀斑、便血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黄。指纹紫滞。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退黄。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歌诀】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延胡甘,
归芎红花五灵脂,枳壳香附痛可安。
〔按语〕本方为原方加茵陈、白茅根组成。此方系由血府逐瘀汤去柴胡、桔梗、牛膝、生地,加丹皮、乌药、香附、延胡索、五灵脂而成。主要功用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对膈下瘀血蓄积、消除腹中胁下痞块有较好疗效。方中桃、红、归、芍、芎、延活血祛瘀,五灵脂通脉散瘀,牡丹皮凉血散瘀,香、延、枳、乌疏肝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瘀通消,肿大的肝脾则渐而缩小。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促进血栓溶解,预防血栓形成,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与繁殖,以及抗菌、抗炎和镇痛、镇静作用。加用茵陈、白茅根利湿退黄。
(四)胎黄动风 可见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偏于阳黄。
〔证候〕目黄、身黄如金,逐日加重,神萎嗜睡,阵阵尖叫,发热呕吐,两眼凝视,口角抽动或全身抽搐,尿液呈栀子汁状。舌质红或紫红,苔黄。指纹青滞。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退黄。
〔方药〕羚角钩藤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歌诀】 羚角钩藤汤见第十二章惊厥节;茵陈蒿汤见本节。
〔按语〕本合方取羚羊钩藤汤之主药羚、钩及宁心安神之茯神,养阴柔肝之地、芍,加利湿退黄之白茅根组成。方中羚羊角之剂量为冲服量。羚羊钩藤汤之方解见第十二章惊厥节;茵陈蒿汤之方解见本节前述。
【单验方】
1.茵栀黄注射液及地茵合剂 我们对新生儿溶血病、胆汁黏稠综合征、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及新生儿感染合并黄疸的患儿,应用茵栀黄注射液(茵陈、栀子、大黄、黄连、黄芩、黄柏)静脉注射,取得较好的疗效。用法是:每次20mL,以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每日1~2次。症状好转后,可口服地茵合剂(地锦5~10g,茵陈、车前草、茯苓各3~5g),或仅用单味茵陈煎服。
2.茵陈茅根汤 本方由茵陈6~10g,白茅根10~15g,茯苓、车前草各5~6g,猪苓3~5g组成。全方甘寒清热、利湿退黄。主要用于湿热阳黄患儿。若加附片、干姜亦可用于寒湿阴黄患儿。本方为张宝林自拟方,经与苦寒之品较多的茵栀黄注射液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其黄疸明显消退时间(即血总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一半所需的治疗天数)、黄疸持续时间(即黄疸出现日至血总胆红素<34μmol/L所持续的时间),茵陈茅根汤均比茵栀黄注射液为优。方中白茅根性寒能清热,但因甘则虽寒而不碍胃,凉血而不积瘀;其利湿能退黄,但湿泄而不伤阴,本药导瘀热之黄疸,皆甘寒通泄之实效,对新生儿尤宜。方中猪苓淡渗利水能耗阴液,且无补益作用,对黄疸较重者可加用,一般黄疸可免。
3.黄疸茵陈汤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科报告:用茵陈15g,黄芩9g,制大黄3g,甘草1.5g,制成冲服剂或用生药煎剂内服,一般连服3天,少数服至5天,每日分3次服,共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0例,其中除3例换血外,余37例(其中有9例血胆红素>342μmol/L,即20mg/dL)在服药3天后,血清胆红素都下降至213.8μmol/L(12.5mg/dL)左右或以下,有效率92.5%。经免疫抑制试验,证实本方(主要是大黄)有抑制抗A、抗B的作用,故对ABO溶血症全部有效;对原因不明的溶血症20例中,19例有效。本方用药剂量较大,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茵、芩、大黄三药时,仅为上述的1/3量,若患儿腹泻明显,应将大黄减量。
4.三黄汤 上海市儿童医院介绍:以中药三黄汤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38例,其中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0mg/dL)者11例,38例中部分病例进行了换血治疗。服药后平均5天(1~14天)黄疸消退。有1例血清胆红素为378.8μmol/L(22.15mg/dL)的ABO溶血症,服后第2天黄疸明显减轻,未经换血,3天后治愈。三黄汤组成是:茵陈9g,栀子3g,大黄、黄连各1.5g,黄芩、黄柏各4.5g。每日1剂,黄疸明显消退后停药。
5.胎黄清退饮 由茵陈、黄柏、大黄、白茅根、泽泻、郁金、枳壳等组成,共185g,按传统法煎制成2000mL,每日3次,每次20mL。新疆报告用该方作为服药组计3259例新生儿,从在婴儿室监管第1天开始服用;另设对照组3410例,按常规喂水。两组黄疸检出率,前者为3.65%,后者18%(P<0.01)。两组按黄疸程度分级比较,特别是中、重度黄疸检出率,服药组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该方对胎黄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6.健脾消食退黄方 据《陕西中医杂志》报道,应用本方(茵陈、白术、茯苓、丹参、麦芽等)治疗初生儿母乳性黄疸58例,均获良效。
7.疏利清化汤 为江苏省名中医曹颂昭教授经验方。药物组成:茵陈12g,金钱草15g,茯苓、猪苓、石打穿各10g,焦栀子、广郁金、赤芍药、白芍药各6g,醋柴胡、鸡内金各5g。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畸形(非完全阻塞)引起的黄疸属阳黄者有效。肝大明显者加丹参、牡丹皮、莪术各10g,先天性胆道畸形者加莪术、丹参。每日1剂,7日1疗程,可连用5~10疗程。
【体会】国内应用中药防治新生儿黄疸,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对于血胆红素高达342μmol/L(20mg/dL)以上的部分病例,也可以仅用中药治疗,而不需采用换血疗法。对于必须采用换血疗法的病例,也可以服中药,以减少或可免除再次换血。不过,对于血胆红素过高的患儿,如有条件,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宜。我们曾治疗部分梗阻性黄疸的新生儿,经用上述验方而获痊愈,疗效的确满意。故我们已将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列为常规疗法。但是,对于确系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黄疸,仍应结合西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