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157页(4761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眼结膜充血(后三者曾称为卡他症状);口腔有黏膜充血与白色0.5~1mm大小麻疹黏膜斑;全身可见斑、丘疹;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为其特征。近20年来由于国内广泛地接种麻疹疫苗,本病已大大减少。

中医学亦称本病为麻疹。认为麻毒属阳毒,经口鼻而入,主要侵犯肺、脾两经,全身其他脏器亦常受累。肺主皮毛,脾主肌肉,邪毒经三焦外泄,故疹点隐隐于皮肤之下,磊磊于肌肤之间;邪伤肺卫故见发热、恶寒、目赤、流涕、咳嗽等。重症可见气急、喉内痰鸣、肺气闭塞之征。若发展到气分,热伤脾胃则口渴、纳差或兼呕、泻,常伴有高热、烦躁等。第2~第4日发疹。

根据麻毒毒性轻重不同,患儿体质强弱不一,调理的好坏不同,临床可分为顺证与逆证。①顺证:麻毒由内向外,由里达表,表现为皮疹色泽红润,自头面部向下蔓延,皮疹透布全身,邪尽外达,无并发症者。②逆证:麻毒内陷,入营入血,肺心受邪,透疹不顺,疹出而突然隐退,或呈暗红、紫黑色,预后较差。全病程可长达1个月以上。

接种疫苗患麻疹者,多为不典型轻证,为目前临床多见的类型。症状较轻,皮疹数量少,病程1周左右为其特征。

【辨证论治】辨证治则规律同温病,然而治疗着重于透疹,务使麻毒透发为要。

(一)麻疹顺证

1.疹前期(初发期、前驱期) 从开始发热至疹点出现,2~4日。

〔证候〕恶寒轻、发热重。卡他症状较感冒严重,有鼻塞、流涕、咳嗽、流泪、目赤,眼有分泌物等。倦怠、纳差、咽红、尿黄。口有麻疹黏膜斑。舌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或红。

〔治法〕辛凉透疹。

〔方药〕银翘散(汤)加减。

【歌诀】 银翘散主温热疴,竹叶荆豉薄荷,

甘桔芦根清解法,辛凉解表用时多。

〔按语〕本方为原方减豆豉、甘草,桔梗,加葛、蝉、柳、菊组成。银翘散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剂,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本方加减后,更具有显着的透疹作用。方中银、翘清热、解毒、透表为主药;荆芥散风透疹,并有抗麻疹病毒的作用;薄荷、蝉蜕疏散风热;牛蒡子利咽;竹、芦清热生津;葛根解表散毒;西河柳解毒利尿,以上诸药均有透疹作用。菊花清肝明目,散风热治目赤。麻疹发于夏季者或热重汗多时,可选本方辛凉透疹。如发于寒冬者,或热不高而无汗、苔白时,则可重用辛温的荆芥,它有抗麻疹病毒作用;并加用苏叶、防风等辛温之剂。诸如温燥、大苦、大寒、镇潜、腻滞的方药则属禁忌,以免妨碍麻疹的透发。关于应用甘草、桔梗、升麻的问题,目前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麻疹之毒属火邪,火性上炎,宜表散不宜升提,宜泻火不宜补中,故不用甘缓的甘草,免致毒火延迟外泄;不用桔梗、升麻,以免提升而致喘促。但也有人认为使用无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银翘散全方具有发汗、解热,对多种细菌与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加免疫功能。

中医学认为,对疹前期发热,皮疹欲出未出时,应因势利导,进行透疹,排出疹毒,而不宜用过于苦寒的退热药。若体温较高,可加用外治法(见单验方),既可透疹,又能降温。

2.出疹期(发疹期、见形期) 从见疹至透齐,3天左右。

〔证候〕发热高,咳嗽重,涕浊痰稠,目赤羞明,分泌物多,全身症状加重,疹点始见于耳后或发际,从上而下,渐及全身,达于四肢,过膝肘,至足心、手掌谓之透齐。疹点先稀后密,先红后赭。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洪数。指纹紫。

〔治法〕辛凉透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一〕银翘散(汤)加减(同疹前期)。

〔按语〕银翘散辛凉透疹,清热解毒,方解同疹前期按语所述。本方多用于疹未透齐时。此期亦可选用验方清解透表汤(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西河柳、升麻、葛根、蝉蜕、牛蒡子、紫草根、甘草)。对体虚患儿,可加用党参、黄芪、黄精,以扶正(透秀)祛邪。

〔方药二〕紫草红花饮。

【歌诀】 紫草红花银连翘,大青地丁生甘草,

竹叶浙贝西河柳,麻疹发斑此方好。

〔按语〕本方由前10味药组成。方中紫草解毒活血,具有抗麻疹病毒的作用,并为透疹的要药;据研究它对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这一作用有利于促进外周血液循环,促使毒素较快排泄而起解毒透疹的作用;本药还具有缓和的解热作用。藏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常用0.5~1.5g泡开水服;若改用川红花则剂量应加大5倍。银、翘、地丁、大青叶均为清热解毒药;竹叶清心火、解热利尿;浙贝清热化痰镇咳;西河柳发表透疹,具有发汗作用,对汗多、全身衰弱的患儿可减去不用。此期疹将透齐,使用甘草和中解毒,虽甘缓而无妨。热高口渴加①。本方多用于疹将透齐时,或疹色红紫成片者。

3.疹收期(恢复期、收末期) 皮疹透齐后至收疹完毕。

〔证候〕皮疹透齐后,以上诸症逐日减轻,体温下降,但仍有纳差、低热、口渴、咳嗽等。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指纹淡紫。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

【歌诀】 沙参麦冬饮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

病邪耗伤肺胃阴,苔光干咳此可尝。

〔按语〕方中沙、麦滋养肺胃、止咳祛痰,麦冬还可解热、消炎抗菌,桑叶清肺热、止咳。三药共为主药。玉、花生津解渴;扁、草益气培中。诸药配合,甘寒清润,养阴清热。麻疹恢复期常有余毒未尽,且易并发感染,可于上方中加入板蓝根、丹皮等清热解毒凉血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沙参麦冬汤全方具有抗菌消炎、祛痰止咳、抗过敏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二)麻疹逆证 疹透不顺,麻毒内陷,入营入血,肺心受邪。一般预后较严重。舌质红绛起刺,苔黄或舌淡苔白。脉数或细弱。常见逆证有:

1.并发肺炎(邪毒内陷、热毒闭肺) 见肺炎节辨证论治。

2.并发心力衰竭(气虚阳衰) 见心力衰竭节辨证论治。

3.并发腹泻或菌痢(麻毒陷入大肠) 见腹泻节或菌痢节的辨证论治。

4.并发脑炎(毒陷营血) 见昏迷节或惊厥节的辨证论治。

5.并发喉炎(毒结会厌,闭阻咽喉) 见喉炎节的辨证论治。

以上合并症的辨证论治方选,均可与麻疹顺证各期辨证论治方剂合方加减。

【单验方】

(一)疹前期方

1.透疹单方 芫荽、浮萍、西河柳、葛根各5~15g,可任选1~2味,煎服。

2.外治单方

(1)芫荽(可用芫荽子代)或西河柳各30~120g,水煎后加黄酒50mL。趁药液温热擦洗面部、手足、胸背。擦洗时要避免受凉,不使药水流入眼内。高热者可每1~4小时擦洗1次。由于芫荽具有促进外周血液循环等作用,故能帮助皮疹透发,又能缓缓降温。

(2)紫背浮萍、葱白、浮酒糟共捣烂,炒热,布包熨身或煎水擦洗。

(二)出疹期方

1.疹未透齐前 仍可用疹前期单验方。或将上述透疹单方中芫、萍、柳、葛等药任选2~3味煎服,并酌加金银花或野菊花清热解毒。

2.疹出一天,受风寒侵袭而收没 可急用下方宣发:炒牛蒡子、荆芥穗、防风各3~6g,煎服。

3.疹已透齐,仍大热不退,毒火尚炽 可用栀子9g、野菊花12g、丝瓜叶3叶、绿豆15g煎服。

(三)疹收期方 可常吃荸荠或甘蔗以养阴。或芦根、白茅根、胡萝卜各30~60g,甘草10g,煎水代茶饮。或取绿豆适量,煎汤服。

【体会】对于麻疹的施治,应掌握好一个“透”字,因为疹透出来,毒就可以随之而解,这是我国历代医学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麻疹外透为顺,内陷为逆。凡顺证者,预后良好,疹前期以透疹为主,出疹期着重于清热解毒,疹收期则应养阴清热。对于轻型患儿也可仅用单验方治疗。凡逆证者,多有合并症存在,故应查找原因,辨证施治,常需使用中西两法治疗。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注射,或采用了被动免疫等措施,临床常见到一些轻型麻疹,其发热不高,皮疹稀疏,疹点不一定透达四肢末端,数日内皮疹可退,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对于此类患儿,亦应视为顺证。在辨证论治方药中可酌情选用抗麻疹病毒中药(见第二章第四节中草药药理实验研究)。患儿在病后免疫力低下,如结核患儿结核菌素试验转阴,结核病易扩散。其他继发性细菌感染亦多见,恢复期用方中应选用广谱抑菌中药与清热解毒中药,并选用提高免疫功能的中药,以上均详见第二章中草药药理实验研究。

此外,治疗麻疹还应特别注意护理,如对眼、鼻、口腔应保持清洁卫生,而出疹期不准洗脸、洗手是错误的。其卧室温度以25℃左右为宜,空气要流通,但不要使患儿直接吹风。发热期饮食不宜油腻或有刺激性,但也不应禁忌油盐,应注意营养,以减少麻疹并发症的发生。

在出疹性传染病中,风疹病情较轻,由风疹病毒致病,辨证论治同麻疹顺证,以透疹、清热解毒为主。幼儿急疹由人疱疹病毒6型致病,为高热3~5日热退出现斑丘疹。辨证论治亦同麻疹顺证。

上一篇:新生儿败血症 下一篇:概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