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237页(3160字)
口腔炎主要包括鹅口疮、口疮及口疳。因口疳目前发病甚少,本节仅讨论鹅口疮及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口腔炎,常见于新生儿、早产儿、久病体弱的婴幼儿以及久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小儿。因其临床特点是口舌上生有白屑或白膜,故有“鹅口”或“雪口”之称。口疮相当于疱疹性口腔炎,为疱疹病毒致病,常见于6岁以下小儿,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发生成簇小水疱,水疱很快溃破形成表浅溃疡,其上覆盖有黄白色渗出物,周边充血,疼痛流涎。
中医学认为口为胃之窍,舌为心之苗,脾脉络于舌,故口腔炎之发病与心、脾、胃有关。急性口腔炎主要由于脾胃或心脾热盛,熏蒸于口舌所致,多为实证;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之口腔炎,则常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脾肾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而发病,多为虚证。
【辨证论治】
(一)鹅口疮
1.心脾积热
〔证候〕白屑或白膜首现于颊黏膜或舌面,其周围红色,蔓延迅速,可融合成片,极重者甚至梗塞呼吸道。患儿烦躁不安,面赤唇红,流涎拒食,大便干,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泻黄清心。
〔方药〕清热泻脾散(汤)。
【歌诀】 治鹅口清热泻脾,石膏灯草与生地,
芩连栀子合成剂,加入茯苓病即愈。
〔按语〕方中芩、连泻热解毒,实验研究黄芩有抗白假丝酵母菌的作用;灯草清心火;栀、石泻脾胃积热;生地凉血;茯苓利湿热。本方是治鹅口疮的验方。
2.脾虚湿困
〔证候〕口腔黏膜白屑散在,时发时好,周围红晕不明显,或有形体瘦弱,食欲不振,口干不渴,面色白,便溏,尿清。舌质淡胖,苔白。脉细弱。指纹淡红。
〔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见本章腹泻节)加藿香、蒲黄。
〔按语〕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和胃。方解见本章腹泻节。加藿香、蒲黄,化湿和中、活血消肿,两者均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
(二)口疮
1.脾胃积热
〔证候〕发热恶风,口臭流涎,口渴纳差,唇、舌、颊内或齿龈等处出现黄白色或灰白色的溃烂点,周围鲜红,大小数目不等,哭闹拒食,或有便秘,尿少而黄。舌边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泻脾胃伏热。
〔方药〕泻黄散(汤)。
【歌诀】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
赤芍活血抑病毒,胃热口疮并见功。
〔按语〕方中石、栀可泻脾胃积热,为主药;藿香理气化湿醒脾,并佐防风疏散积热;赤芍活血,抗疱疹病毒;甘草泻火和中,调和诸药。本方清中有散,降中有升,寒凉而不致冰伏,升散而不助火焰,泻脾而不伤脾。证重、大便不通者加①或②;小便短赤者加③、④;口渴者加⑤;热重者加⑥。
2.胃热阴虚
〔证候〕口舌生疮已有数日或迁延不愈,口有秽气,口渴,尿黄短。舌苔焦黄。脉大而虚。指纹紫。
〔治法〕清胃养阴。
〔方药〕玉女煎(曾用名:育阴煎)加味。
【歌诀】 玉女煎内地与膝,石膏知母麦冬齐。
趣记:麦(麦冬)地(熟地)里生(生石膏)条牛(牛膝),玉女知(知母)道直发愁。
〔按语〕本方由原方加银花,赤芍组成。方中石、知滋阴降火,清胃泻热,石膏为主药;麦冬养阴清热;熟地滋阴补肾;牛膝导热下行。本方清补并投,标本兼顾,使上炎之火下行,阴阳水火臻于平衡,则诸症自除。加银花、赤芍抗疱疹病毒。
3.阴虚火旺
〔证候〕久病体虚,消瘦颧红,口疮反复发作,口干饮不多。舌质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汤)。
【歌诀】 六味地黄益肾肝,怀萸丹泽地苓煎,
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灵又验。
〔按语〕方中前六味药系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方解见本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节。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共起滋阴补肾、壮水制火的作用。
【单验方】
1.青梅散 生石膏、硼砂各2.5g;青黛、川连、乳香、没药各1g;梅片0.3g;共研细末。用棉签取药涂患处。每日5~6次。据山东一位老中医用此方30余年之经验,认为效果甚好。
2.成药验方 如冰硼散(含冰片、月石、玄明粉等)、珠黄散(含牛黄、珍珠)、青黛散(含青黛、薄荷、黄连、冰片、月石等)及锡类散(所含成分见喉炎节)等,可任选其一,吹敷患处,每日3~4次。
3.口炎宁冲剂(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生石膏、知母、生地、木通、淡竹叶、玄参、麦冬、青蒿、板蓝根、芦根、儿茶、甘草。以上药物煎服,有效率达85%。
4.奇效解毒汤 由生地、石膏、金银花、连翘、升麻、竹叶、生山楂片、黄连、甘草组成。山东报道治1050例,治愈1047例,显效3例。
【体会】小儿口腔炎多因心脾积热或脾胃积热所致,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多同时有小肠积热。治疗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或泻下积热等为主要治则。轻症口腔炎只需外拭单验方中介绍的方药即可治愈,重症则需辨证论治内服上述方药。鹅口疮可加用2%碳酸氢钠洗、涂口腔后,再涂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20万U/mL),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