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249页(5117字)
疳积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纳差,腹胀,腹痛,便臭,大便中含不消化食物;日久则消瘦,面黄,乏力等。与西医的营养不良或兼消化不良雷同,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中医学“消食化滞”“和胃运脾”“消积理脾”与“健脾和中”等调理脾胃治法常获良好效果。
中医学对疳积的研究有很久的历史,一般把疳积分为疳证与积滞两部分。积滞又称食滞或食积,是由于饮食失节、停滞不化所引起;疳证乃因积滞日久、耗伤气血所致,故有“无积不成疳”“积是疳之母”之说。实际上积滞是病的早期,以实为主,而疳是病的后期,是积滞发展的结果,以虚为主。但临床上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称为疳积。
疳积之所以容易发生,乃因小儿脏腑娇嫩,脾胃素弱,加之种种原因(如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虫积、慢性病等)均可损伤脾胃。胃伤则纳差,脾伤则运化失职、升降失调,致使水谷不化,停滞中焦,而为积滞,其主要表现是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口臭,大便恶臭,呕吐,舌苔厚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积久不愈,而生内热,滞热可耗伤津液正气;另一方面,长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使精血不生,因而气血俱虚,则由积滞发展为疳证,临床上以干瘦、营养不良为其主要表现。古人对疳证分类名称甚为繁多,往往是根据某些比较突出的症状加以命名,如脾疳是指有脾虚的疳证;肾疳是指有肾气不足,如解颅、五迟、五软等表现;心疳是指有惊悸不安、咬牙弄舌等症状;肝疳是指面目指甲色青,易怒爱哭等;肺疳则常有咳喘、痰鸣或合并阴虚内热等。其他虫疳为肠寄生虫病;疳泻或疳痢是指营养不良合并腹泻或痢疾;疳肿胀即疳证出现腹部肿胀、皮下水肿,实为营养不良性水肿。
在辨证论治方面,可分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分别采取消导或补益的治法,如实多于虚或虚实并见者,可以先攻后补;如虚多于实者,应先补益脾胃,再给消食化滞之剂,或虚实兼顾,攻补兼施。此外,对于病情迁延、体质素虚者,尤应注意“消积勿过攻伐,调补勿过温峻”。
下面分别叙述积滞与疳证。蛔疳见第五章第一节蛔虫病。
【辨证论治】
(一)积滞
1.乳食积滞 为食积实证。
〔证候〕呕吐奶块或食物,泻下酸臭,大便中常夹有不消化食物,纳差,腹胀腹痛,烦躁哭闹,夜寐不安,或有低热。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消食化滞,佐以和中。
〔方药〕保和丸(见本章腹泻节)加藿香。
〔按语〕保和丸消食化滞,促进消化功能,方解见第七章腹泻节。加用藿香,以和中止呕;热重加胡黄连,清热燥湿;积滞明显者可加枳实、厚朴,以加强消积导滞、行气除满,或加桃仁活血祛瘀,促进消导。如单为乳积,可用消乳丸(神曲、麦芽、陈皮、砂仁、香附、炙甘草)。
2.积滞内热 为食积热证。
〔证候〕胃纳不佳,腹胀腹痛,两颊潮红,午后显着,手足心热,口渴喜饮,尿黄便结。舌苔厚腻而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化滞。
〔方药〕保和丸(见本章腹泻节)加地骨皮、知母、胡黄连、竹叶。
〔按语〕本型特点是滞热偏盛,故治疗时除用保和丸化滞外,当需清热。故加用地、知、胡黄、竹等以清热导滞。胡黄连作用类似黄连,有抗炎抗菌和清热作用,其清疳热作用较黄连更有效。
3.脾虚挟滞 为食积虚实夹杂证。
〔证候〕消瘦面黄,困倦乏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腹胀,腹痛喜按,大便不化。舌苔白腻。脉细弱或滑。指纹淡紫而滞。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消导。
〔方药〕异功散(汤)与保和丸(汤)合方加减。
【歌诀】 异功健脾又益气,参苓术草与陈皮。
保和丸见本章腹泻节。
〔按语〕本方为异功散与保和丸合方组成。异功散由四君子汤(参、苓、术、草)加陈皮组成。方中参、苓、术、甘补脾益气,陈皮理气和胃,共起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的作用。据研究,四君子汤可使小白鼠肝细胞糖原含量显着增加,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脾虚动物肠上皮细胞绒毛生长,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有研究认为,本方益气健脾之作用与调整胃肠激素(如胃动素)失衡有一定关系。陈、夏、苓、草(二陈汤)对胃肠平滑肌痉挛有明显解痉松弛作用。方中选用保和丸中的曲、楂、芽、莱以助消化,并用法夏和胃止呕,连翘消散食滞停积所致的郁热。笔者曾用此方治疗厌食、营养不良多例,仅服数剂后食欲明显改善,体重增加。如有湿热,则加①;若脾胃有寒而无湿热,则去①而加②。
(二)疳证
1.脾胃虚弱 可见于Ⅰ~Ⅱ度营养不良,本型最多见。
〔证候〕形体消瘦,肌肉松弛,皮下脂肪薄,腹胀喜按而软,纳差,便溏,烦躁好哭,或精神委靡。舌淡苔白。脉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一〕异功散加鸡内金、麦芽。
〔按语〕异功散为健脾益气的基本方,方解见本节。鸡内鸡、麦芽消食化滞。腹胀明显伴有恶心、呕吐者可加法夏、木香、砂仁降逆止呕、行气宽中。本方主治脾虚挟滞者。
〔方药二〕参苓白术散(见本章腹泻节)
〔按语〕本方主要作用是健脾益气、和胃渗湿。方解见本章腹泻节。主治疳证兼有脾虚挟湿或脾虚泄泻者。曾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脾虚肝型疳证121例,有效率达97.5%(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
2.气血虚衰 为疳证重症,可见于Ⅲ度营养不良。
〔证候〕头大颈细,形体干瘦,皮肤枯涩,皮下脂肪消失,呈小老头貌。毛发稀疏无光泽,精神委靡、呆滞或不安,哭声无力,食欲极差,皮肤苍白,四肢不温,呈舟状腹,久泻不止或五谷不化。舌质淡,苔少而干。脉沉细无力。指纹淡滞。
〔治法〕健脾益胃,补养气血。
〔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
【歌诀】 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两补是名方,
若添志陈五味子,去芎加芪养荣汤。
〔按语〕本方为原方去熟地加石、山、扁组成。方中参、术、苓、草、陈、芪、山、扁健脾益气,归、芍补血,远志养心安神,石、五味子养阴生津。极度衰弱不易服药者,可先用独参汤(见第十一章休克节);并发久泻不止者,可选参芪苓连汤(见本章腹泻节)
(三)脾肾阳虚 多见于Ⅲ度营养不良伴寒象者。
〔证候〕极度消瘦,面黄或苍白,倦怠,嗜睡,怕冷,肢冷,食欲不振,常伴有腹泻或浮肿。苔白。脉细弱。指纹淡。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见第四章痢疾节)。
〔按语〕附子理中汤温阳祛寒,益气健脾。该方是在温中祛寒的代表方理中汤基础上加附子组成。其方解见第四章痢疾节。动物实验表明,本方对大黄合剂所造成的脾虚模型,有提高免疫功能及提高动物耐寒能力的作用。
【单验方及其他疗法】
1.儿康宁 由党参、黄芪、白术、薏苡仁、麦冬等组成。本方有促进消化液及消化酶的分泌作用与调节免疫功能作用。为健脾益气、和中开胃方。
2.和脾片 为全国名老中医江育仁教授方。基本方:苍术、薏苡仁、茯苓、山药、神曲、麦芽、车前子各10g,广陈皮,胡黄连各3g。脾虚重加党参、白术,夜不安加莲子、决明子,脘腹胀满者加枳壳、莱菔子,大便溏者加煨益智仁、炮姜炭,胁下痞块坚硬者加穿山甲、丹参。上述汤剂加减后,用于疳积证。
3.小儿增食灵 为甘肃张士卿教授方。基本方:茯苓、白术、乌梅、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各10g,苍术、白术、枳壳、木瓜、焦槟榔、清半夏、陈皮各6g,炙甘草3g。便溏者加怀山药、白扁豆;大便干者加炒莱菔子、火麻仁;脘腹胀满、食后恶心欲呕者加砂仁、藿香、厚朴;食不消化者加鸡内金;体质虚者加太子参、生黄芪。本方醒脾柔肝、健胃增食。
4.中药兼割治疗法 割治部位在双手掌大鱼际的鱼际穴。割治后首服2剂“疳积一号”:由大腹皮、桑白皮、白雷丸、使君子肉、炒白术、生甘草、湘曲组成。继服“疳积二号”;由煅石决、夜明砂、白术、当归、麦芽、使君子肉、生甘草、鸡内金、黄芪、谷精草、茯苓、砂仁、雷丸、疳积草等组成,连服1个月。湖南省祁东县人民医院共治疗小儿疳积500例,经追踪观察200例,显效者100例(50%),进步者89例(44.5%),总有效率94.6%。
5.鸡内金 1~2个,炒菜锅内文火焙黄,研为细末开水冲服。每日1~2g顿服。用于乳食积滞。或鸡内金配山药、麦芽制成散剂冲服。
6.捏脊疗法 儿童可伏卧床上,下肢伸直,婴幼儿可伏在大人膝盖上。先在病儿背上沿脊柱由上而下轻轻按摩2~3遍,使肌肉放松,气血流通。然后操作者将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半握拳,示指(即食指)半屈,拇指伸直。捏脊时,以双手的示指二、三节抵在患儿的尾骨处沿脊柱向上推起皮肤,再以大拇指捏起,如此两手交替或同时沿脊柱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到大椎穴为止。捏完3遍后,第4、5遍仍按前法进行,但每捏2~3下即以双手拇、示指用力将皮肤向上提一次。最后以两拇指分别揉按双侧脾俞、胃俞、肾俞各3~5次,而后结束治疗。注意避免受凉和在饱食后进行,手法要轻柔。每日1次,连续5~7日为1疗程,间隔3~5日开始第2疗程。据北京儿科研究所研究,捏脊有使小儿肠蠕动及消化道分泌增加的作用。
7.针刺疗法 针刺足三里、中脘,不留针,每日1次。或针刺四缝,隔日1次,至四缝穴无黄色液体流出。本法具有运脾、消积及平肝作用。
【体会】小儿疳积临床常见,较轻者厌食、消瘦,西药对改善食欲疗效常不明显。中医对此类患儿,经消食化滞、健脾和中,常获良好效果。对疳证则常以健脾和中、补气补血为主,兼用消导之剂,结合祛除病因和饮食、维生素疗法,症状恢复亦较明显。中医治疗疳积,确有其独到之处。疳证晚期病死率高,合并症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宜。我们也曾用捏脊疗法在门诊治疗疳积,确能获得改善症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