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362页(4366字)

汗腺分泌过多,称为多汗。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周围环境温度不高,而出现全身或某些部位多汗或大汗淋漓以致湿衣、湿枕、湿被,则称为多汗证。汗腺的分泌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直接联系,而不受副交感神经的直接支配。凡有不同原因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者,即可引起多汗。多汗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多汗可见于环境温度过高,衣被包裹过多,辛辣之物刺激,恐惧惊吓之后,或体内供热与产热过多(如快速进热食、剧烈运动后)等。此类多汗不需用药。对病理性多汗,则应查找病因进行治疗。

中医对汗证的临床研究有独到之处。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腠理不密而易致津液发泄过甚出现汗证。汗证发生在体质虚弱的小儿,常称为“虚汗”;睡时(寐)汗出,醒时(寤)汗止者,称为“盗汗”;不分寤寐,动辄汗出(不止)者称为“自汗”,汗出后有形寒疲乏之象。心主汗液,肺主气属卫,脾为卫之本。小儿大病或久病之后,常因心肺气虚、脾气不足、阳气受损、卫外不固、腠理不密而出现自汗;或因先天不足、体虚气弱亦可自汗。小儿热病之后津液亏损、阴虚内热、蒸逼津液而出现盗汗。故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如阴阳俱虚,则自汗、盗汗同时出现,临床上亦不少见。外感热性疾病,又可因里热炽盛而迫汗外出;热性疾病恢复期,余热未清,亦可出汗。总之,不论盗汗或自汗,其病机的关键均在于阴阳失调,腠理开合失司,积热郁蒸所致。本节多汗,主要论及自汗与盗汗。

【辨证论治】

(一)阳虚自汗

〔证候〕白天容易出汗,在活动时或进食时则汗更多,神倦乏力或有畏寒,饮食减少,大便正常或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

〔治法〕益气固表,收涩敛汗。

〔方药一〕四君子汤加味。

【歌诀】 参苓术草四君汤,益气健脾为首方。

〔按语〕本方由原方加芪、、牡、味而成。四君子汤药性平和,是儿科益气健脾最常用的方剂。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肺主气,肺气足,卫气充,腠理则密。本方以健脾而收益肺之功,即培土生金的道理。方中党参(原方为人参)健脾益气为主药,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炙草补中和胃,黄芪益气固表,龙、牡、味收敛止汗。

〔方药二〕玉屏风散(汤)加味。

【歌诀】 玉屏风散术芪防,

阳虚自汗此方良。

〔按语〕本方为原方加浮小麦而成,煎时加大枣1枚。方中黄芪补气固表为主药,防风祛风疏邪,自汗小儿由于卫气不固,易感风寒,故用此二药一补一散,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二药妙配,有实表与祛风寒的双重作用;白术健脾益气,同具“止汗”之功(《神农本草经》)。原方煎时加大枣,意在加强本方益气补虚之力。浮小麦甘凉轻浮,气味俱薄,入心经能益心气,敛心液,善于走表实腠理,固皮毛,为养心敛汗、固表实卫之佳品。药理研究浮小麦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本方适用于多汗而易感风寒者。由于本方益气固表,止汗御风之功有如屏障,珍贵如玉,故以“玉屏风”名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能提高吞噬细胞功能,促进体内免疫球蛋白A(IgA)升高,增加免疫器官(如胸腺、脾脏)重量,对细胞及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与保护作用,并能对机体免疫功能呈现双向调整效应,这些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本方益气固表的药效学基础。

(二)阴虚盗汗

〔证候〕入睡汗出,醒后渐收,烦躁少眠,睡眠不安,手足心热,或有午后潮热,形体消瘦,唇红。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除蒸敛汗。

〔方药一〕四物汤加味。

【歌诀】 四物地芍与归芎,养血和血此方通。

〔按语〕本方为原方加地、青、牡、麦、麻而成。原方四物之剂量为各等份组成。名老中医蒲辅周的经验称川芎宜少,约为当归之半,此供临床参考。方中熟地滋阴补血为主药,当归补血和血,白芍敛阴益血,川芎调和气血。地、芍阴柔,专于养血敛阴,故有血中血药之称;归、芎温通,补中有行,则有血中气药之誉。四药相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血虚者得之具补血之功,血滞者得之奏行血之效。可谓补血养血、调血行血之良方。本方加用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实验证明两药均有解热、抗部分病原微生物及免疫调节作用。加用牡、麻、麦固表止汗,该三药常配合使用,若该三药再加黄芪则称为牡蛎散,实验证明该散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发汗中枢而起到止汗作用。

〔方药二〕秦艽鳖甲汤(见第四章肺结核节)。

〔按语〕本方滋阴养血,清热止汗。方解见第四章肺结核节。适用于低热盗汗较重或同时伴有咳嗽者。

〔方药三〕当归六黄汤加味。

【歌诀】 当归六黄止汗方,芪柏芩连二地黄。

〔按语〕本方为原方加麻、麦而成。原方前六味药之剂量为各等份,黄芪则加1倍。表中黄连之量系笔者略减。方中当归与二地滋阴养血为主药。盗汗乃因水不济火,心火独亢,火旺迫津所致,故用连、芩、柏清心泻火以坚阴,热清火不内扰,阴坚汗不外泄。汗出过多,表气不固,故倍用黄芪益气固表。全方滋阴降火,固表止汗,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常有良好效果。临床曾报道用本方治盗汗25例,病程短者数日,长者1年,服药最少者1剂即效,最多者9剂汗止,结果治愈24例,好转1例。我们曾用此方治疗阴虚内热、久热不退伴有严重盗汗(汗滴如豆,湿透衣被)的患儿数例,服药数剂后热退汗减,再改服方药一数剂,盗汗消失。方中加用麻、麦可加强止汗作用。本方药味偏于苦寒、滋腻,虽有黄芪甘温健脾,对脾胃虚弱者仍当慎用,中病即止。

以上三方均治阴虚盗汗。方药一适用于盗汗较轻者;方药二适用于低热盗汗较重者,该方养阴与泻热并用而偏于退热,多用于阴虚血少、热邪伏于阴血的骨蒸潮热盗汗者;方药三适用于盗汗与热象均较重者,该方滋阴养血和清火泻热并用而偏于养阴清热止汗。

(三)气阴两虚,自汗盗汗

〔证候〕禀赋不足或大病、久病后经常自汗、盗汗,面黄肌瘦,神疲乏力,纳差。舌体胖大,色淡(气虚)或稍红(阴虚),苔薄白或黄。脉细弱无力或略数。

〔治法〕养阴生津,益气敛汗。

〔方药一〕生脉散(见第十一章感染性休克节)加黄芪、浮小麦、麻黄根。

〔按语〕生脉散益气养阴敛汗,方解见第十一章感染性休克节。加黄芪益气固表;麦、麻益气敛肺,加强止汗作用。

〔方药二〕八珍汤(见第十章贫血节)加黄芪、浮小麦、麻黄根。

〔按语〕八珍汤补气补血,方解见第十章贫血节。加黄芪益气固表,麦、麻止汗。本方补益作用较方药一强,故适用于气血两虚症状明显者。

(四)热病多汗 通常有表热或里热证候同时多汗。应按发热的辨证(见第十二章发热节)进行治疗,热退则汗自收。在邪热未尽前,一般不用收敛止汗药物,以防病邪留恋,迁延不愈。若邪已退或已尽而汗仍不止者,则可按上述三型辨证施治。

【单验方】

1.经验方 生黄芪、白术、麻黄根、大枣各3~10g,浮小麦5~12g,牡蛎10~15g(即牡蛎散加味)。煎服。每日1剂。我们应用此方治疗自汗、盗汗,常获良效。

2.民间方 玉蜀黍干茎之心(白毛柔嫩的物质),不拘量,煎服。

3.止汗散 取五倍子粉每次5g,醋调敷脐,夜敷晨取,连用4天。长春中医学院王烈教授等报告治疗500例,有效率为93.6%。

4.虚汗停颗粒 由黄芪、大枣、浮小麦、糯稻根、甘草组成,制成颗粒服用。有报告治疗自汗、盗汗53例,有效率92.5%。

5.诃味治汗散 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殷明主任中医师经验方。由诃子20g,五味子12g组成。使用时将上药制成颗粒剂(若用散剂,剂量减半),每味药分2包,直接倒入小棉布袋(4cm×5cm)内,敷贴于肚脐,隔日换药1次。年龄小于3岁者,用量可减半。体弱易感者,可在上方中再加入生黄芪10g、防风5g、炒白术10g。

【体会】中医治疗多汗有其特殊疗效。一般自汗多阳虚,应补气固表,常用四君子汤加减;盗汗多阴虚,应滋阴补血清热,常用四物汤加减;同时有自汗及盗汗者,则应气血双补,用八珍汤加减。以上各方常与益气固表药黄芪及敛汗药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五味子、酸枣仁等同用。有外邪者则必须先祛邪而后扶正敛汗,以免病邪留恋。临床工作中如见患儿头部出汗较着,则多为表虚、胃热,或湿热上蒸;如半身出汗者,多为中风、偏枯;手足汗出多者,多为阳明里实,或湿热郁蒸,或有脾虚气弱。对此多汗可依辨证而施治,或依辨病而用药。

上一篇:便秘 下一篇: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