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360页(1960字)
人体有3对大涎腺,即腮腺、颌下腺与舌下腺,各有导管开口于口腔。涎腺分泌涎液,该液进入口腔则称唾液,它具有润湿口腔、软化食物的作用;唾液内含有淀粉酶与溶菌酶,具有消化食物与抑制病菌的作用。当口腔内受各种刺激后,均可使涎液分泌增多。
小儿流涎中医称为“滞颐”,是指口涎自流,涎流而渍于颐(面颊、腮部)的一种证候。流涎的病因主要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涎为脾之液,脾胃积热,廉泉不能制约;或脾胃虚寒,脾不能摄涎,均可导致流涎。
【辨证论治】
(一)脾胃积热 多见于口腔炎、舌炎等口腔疾患。
〔证候〕口涎自流,口舌疼痛,口腔黏膜呈深红色、粗糙、糜烂、溃疡或起疱,患儿常烦躁不安,饮食减少或拒食,尿黄而少,大便干结。舌红干少苔或舌面糜烂。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泻脾。
〔方药〕泻黄散(汤)合导赤散(汤)。
【歌诀】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山栀藿香充。
修导生地与茅根,草稍竹叶四般稳。
〔按语〕本表中前5味为泻黄散,能泻脾胃伏火,为治脾热口疮之常用方。方中石膏、山栀为主药,泻脾胃积热;藿香化湿醒脾;防风疏散脾中伏火,使本方以清泻为主,清中有散,降中有升;佐以甘草和中,以使泻脾而不伤脾。导赤散为清心(热)利水的常用方,据近年来较多的实验与临床报告称木通确具有肾毒性,故笔者修改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将木通改为白茅根,以清热利水而不伤阴。据《本草正义》载:“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专长,凡齿痛龈肿,牙疳口舌诸疮,及肺热郁窒之咽痛腐烂诸证,用以佐使,功效最着,而无流弊。”主药生地清心热而凉血滋阴,竹叶清心除烦,引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并防生地寒凉伤胃。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泻黄散泻脾胃积热,导赤散清心泻火。口舌糜烂、流涎不止者常用此两方。临床有报告用泻黄散并随证加减治疗小儿口疮32例,其口腔溃疡平均消退愈合时间为治疗后5天。如果患儿同时有咽喉肿痛或流涎量较多者加①;口内起疱疹者加②、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栀、豆、银、青为广谱抗菌药,其中山豆根可抑制涎腺分泌;银花有抗疱疹病毒作用;大青叶有抗柯萨奇病毒作用,此二病毒常导致疱疹性口腔炎或疱疹性咽峡炎。
(二)脾胃虚寒 多见于克汀病、先天愚型以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等病的后遗症。
〔证候〕口涎自流,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唇舌色淡、舌苔白。脉沉弱无力或迟。指纹淡。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理中汤(见第七章小儿腹泻)加丁香、陈皮、半夏、益智仁。
〔按语〕理中汤与丁、益温中散寒,益智仁有抑制涎腺分泌的作用,陈、夏理气燥湿。也可选用温脾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藿香、木香、陈皮、桔梗、诃子肉)。
【单验方】
1.温脾丹(张焕方) 木香、丁香、半夏、橘皮、白术、干姜。用于脾胃虚寒者。
2.名医秦伯未方 白术、滑石、扁豆、茯苓、石斛、黄连、葛根。用于脾胃积热者。
3.益石丸 取益智仁100g,石榴皮50g,乌药100g,研细末,用酒煮烂的山药(干的)150g,糊匀为丸,大小不拘。每次4g,每天3次,淡盐汤送服。
4.外治法 取白附子适量捣碎,用米醋赋形,做薄饼一块,每晚睡前敷于涌泉穴,用绷带固定,翌晨移去。
【体会】4~6个月婴儿生理性流涎不需治疗。病理性流涎可按上述辨证分为寒、热两型进行治疗。脾胃积热型常患口腔炎(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引起),故可参看第七章第一节口腔炎的治疗,常获良效。有维生素缺乏者,应同时补充维生素。克汀病流涎者,应治疗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