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388页(2262字)

曹某,女,4日龄。因生后第4天腹泻1日于1988年6月28日第1次就诊。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485kg,属小于胎龄儿。Apgar评分7分。出生后2小时吸吮10%葡萄糖液20mL,以后每4小时1次,24小时后喂母乳及2∶1奶,每次20~30mL。出生后第4日,患儿出现腹泻,大便1日10余次,冲蛋花样,黄色或绿色,量多,臭,有不消化“奶瓣”。口渴,喜吸吮,矢气多,常常哭闹,睡眠不安,尿多清长。同时在同一婴儿室有腹泻患儿8~10例。

一诊:1988年6月28日。体查:体温38.5℃,体格瘦小,哭声低弱,微汗,四肢发凉,皮肤、巩膜深黄,皮肤弹性尚好,心率130~140次/分,腹胀软,肝肋下1.5cm。舌质红,苔厚微黄。指纹淡紫、滞,达气关。诊断: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辨证〕热泻兼中气虚弱。

〔治法〕清热止泻兼补气阴。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3g,黄芩2g,黄连1.5g,党参4g,神曲3g,茵陈8g。同时口服抗生素。

二诊:1988年6月30日。腹泻如旧,黄疸稍退。体查:体温37.5℃,四肢凉,口腔大量鹅口疮,臀部有霉菌样皮疹,腹胀,大便常规镜检无异常。舌红,苔薄黄,根厚。指纹紫、滞,达气关。诊断:①同前;②鹅口疮。

〔辨证〕中气不足兼湿热。

〔治法〕大补中气,利湿止泻。

〔方药〕参芪苓连汤加减:党参5g,黄芪4g,茯苓6g,黄连2g,枳壳1.5g。其他治疗:停用抗生素,加服制霉菌素25万U,每日2次。

三诊:1988年7月4日。服药4剂后腹泻明显好转,大便每日5~6次,量少,微臭,哺乳量增加,每1~2小时吃2∶1牛奶50~60mL。面稍丰满,哭声有力,黄疸消退,腹胀减轻。舌尖红,苔薄黄、根厚。指纹红,左达风关,右达气关,稍滞。

〔辨证〕脾虚泄泻挟滞。

〔治法〕健脾利湿,消食化滞。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各5g,白术、甘草各2g,陈皮1.5g,怀山药5g,白莲4g,山楂2g,神曲3g,地锦5g。

四诊:1988年7月10日。服上方6剂后,每日大便3~4次,黄稀软,有时有水,食欲好,夜间常哭闹,尿多。体重2.51kg,面及四肢稍丰满,哭声大,颈及四肢有力。舌尖红。

〔辨证〕脾虚泄泻兼有心火。

〔治法〕健脾利湿,养心安神。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上方加枣仁、合欢皮各4g,钩藤5g。

五诊:1988年7月15日。服上药4剂后哭闹减少,腹泻止,生长发育良好,体重2.9kg。

六诊:1988年7月24日。一般情况良好,大便成形,呈黄色条状,体重3.7kg。

【讨论】患儿在生后第4天,突然发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同时在新生儿室有类似疾病的流行,故诊断为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本病常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埃可病毒和腺病毒所致。此患儿在早期曾接受抗生素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并且出现了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感染。

本患儿初生体重2.485kg,形体、气血、阴阳均较娇嫩,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弱,哭声低弱,提示其先天不足,生后外邪内侵而致泄泻。患儿体格瘦小,哭声低弱,四肢发凉,大便水样,指纹淡紫等提示体质虚弱,但舌质红,苔厚黄,指纹滞,大便臭,口渴,矢气多,皮肤深黄,提示实热,故属虚实错杂证。在疾病早期以清热止泻为主,辅以健脾补气。在葛根芩连汤中,葛根解肌表而止下痢;黄芩、黄连清热燥湿,两者对志贺菌属(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均有抑菌作用;辅以党参、神曲健脾化滞。随着病情的变化,热象减轻,但腹泻不止,乃改用参芪苓连汤,而后又改为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为主,兼利湿止泻,经中药治疗后患儿衰弱情况明显好转,继之腹泻停止,生长发育情况良好。说明中药治疗小于胎龄儿重度腹泻有良好效果。

新生儿尤其是小于胎龄儿患流行性腹泻时,危险性较大,尤其是在应用抗生素后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如白假丝酵母菌或其他菌群失调,治疗则更棘手。我们应用中药治疗新生儿疾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发现新生儿服中药并不困难,在他们饥饿时常迫不及待地吸吮中药,故可在每次喂奶前先令其吸吮中药少许,然后喂奶,或在两次喂奶之间服之,以代替当日之喂水。新生儿期每剂中药可分为4~8次服用。对病情较重或吞咽能力较差的早产儿,可用滴管一滴一滴喂入,或通过胃管注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