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386页(1329字)
【别名】:氨甲蝶呤,氨甲叶酸
【作用用途】:
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竞争性抑制而阻碍DNA的合成。为周期特异性药物,对S期作用最显着。口服易吸收,服药后1h血药浓度可达高峰,60%~85%与血浆蛋白结合。静脉注射后分布全身,血药浓度下降迅速,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不到血药浓度的10%,可做鞘内注射,注射1次可维持有效浓度达6d左右。药物吸收后,大部汇集于肝,其浓度为血浆的4~8倍,膀胱、脾及皮肤含药亦较多。大部分药物从小肠再吸收,以原形从肾排出。用药6h内尿中排出约41%,24h内排出90%。临床常用于:①急性白血病,对儿童急性白血病效果尤佳,常与长春新碱、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柔红霉素、强的松等配合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亦单用做鞘内注射给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及脑转移癌等;②对绒癌、卵巢癌、头颈部癌、肝癌、胃癌等均有效;③对银屑病有一定疗效。④对恶性淋巴瘤、蕈样霉菌病、神经母细胞瘤、类风湿关节炎亦有效。
【剂型用法】:
①片剂:2.5mg/片、5mg/片、10mg/片。常用量每次3.2mg/m2,1次/d口服;或每次15~20mg/m2,2次/周或每次20~30mg/m2,1次/周。②粉针剂:5mg/支、10mg/支、50mg/支、100mg/支。5mg粉针剂溶于2mL注射用水中;或50mg、100mg粉针剂溶于20~40mL注射用水中(如需高浓度可溶于4~8mL注射用水中)。静脉注射:每次90~120mg/m2,每3~4周1次。肌内注射:剂量与静脉注射相似。鞘内注射:小儿每次<1岁5mg,1~2岁7.5mg,2~3岁10mg,3岁以上12.5mg;成人每次10~15mg,溶于2~3mL0.9%生理盐水中再用,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颅内受侵者或作为缓解后预防其复发,每5~14日用1次,共5~6次。预防中枢性白血病:有的采用大剂量,每次3g/m2,将1/10量静脉注射,余量在6h内均匀静脉滴注,共3个疗程,疗程间隔10~14d;大剂量给药开始后或过量后用特异性解救剂甲酰四氢叶酸钙于4h内肌内注射,超过4h者则无效。
【不良反应】:
①胃肠道症状:口腔炎、胃炎、腹泻,严重时可出现便血。②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严重时可全血细胞下降。③长期用药可出现药物性肝炎及肾功能受损。④其他:可有脱发、皮炎、色素沉着,鞘内注射剂量过大时可引起抽搐,妊娠早期使用可致畸胎,少数患者有月经延迟及性腺受损。
【注意事项】:
①静脉滴注给药前后,需大量供给水分,并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避免进食酸性食物而引起肾中毒,严重者可发生致命危险。②连续静脉滴注均较单次给药毒性高数倍。③肝、肾功能不全及孕妇禁用。④停药后仍可有血常规下降,故停药后10d内须继续观察。⑤本药不能与氨苯甲酸、水杨酸盐、阿司匹林、磺胺类并用,因为这些药物能置换蛋白结合部位上的甲氨蝶呤而使其毒性增大,阿司匹林还可阻碍甲氨蝶呤从肾小管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