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97页(1062字)

发热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相对平衡,当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生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为40℃以上。

【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更高,数天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更高,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何杰金氏病、周期热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诊断思路】

在发热的病因诊断过程中,若体温低于39℃且诊断尚未明确,可暂不用退热药物,观察体温变化曲线,以利明确病因。若体温高于39℃,不管什么情况均需立即降温治疗(物理或药物方法)至39℃以下(尤其是小儿),以防高热惊厥发生。必要时可考虑转上级医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