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内部银行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实用手册》第413页(8197字)

某化学工业公司是一个由化工、医药、建材、机械、仪表、力、纺织、合成纤维、冶炼及采矿等多行业紧密协作组成的大联合企业。供销网络极为广泛也极为复杂,原材料供应和产品售渠道不但遍及全国各省、市及地区,而且跨越亚、美、拉各洲,在公司内部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也自成体系。原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直接承担信贷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管理职能。随着国家为了急定金融,逐步抽紧银根,紧缩信贷,调整经济结构等政策的实施,专业银行加快了企业化改革的进程,企业也迫切需要转换经营机制。为此,某化学工业公司从实际情况出发,1988年4月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协议,与各专业银行原衢化办事处合作成立了联合银行,形成了金融资本和工业大资本有机结合的新型银企关系,并在这新型银企关系基础上,建立起内部银行运行机制,把国家专业银行的某些职能和运行机制引入到了企业内部,使银行的监督、调节和促进作用与财务会计的反映、控制职能融成一体,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内部经济杠杆体系,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建立内部银行的依据

1.建立内部银行是企业配套改革的需要

内部银行运行机制是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内部银行势必要以企业内部改革为基础,与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同步进行。该化学工业公司自1985年逐步落实了经营承包责任制,公司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各车间都成为相对独立核算的责任实体,他们之间的经济往来明显呈现价值交换特征。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企业,迫切需要对原有的会计核算职能进行补充和完善,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利益制约关系的管理枢纽和核算环节,从而形成比较完备的过程控制机制。这个管理枢纽的内部构成,包含了以责任——利益制约关系为对象的分层核算体系和以控制、监督、考核与反馈为职能的企业内部结算中心,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即要求建立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相配套的责任会计和内部银行。

经营目标是企业的前导,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与全面经济核算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以量化关系为特征,责任——利益相互制约的动力机制。但是,光有动力机制怎么可能使目标得以实现呢?这就迫切需要内部银行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过程中开辟“内部交换市场”,完成各相对独立的责任实体之间的价值交换,同时发挥其量化控制作用,强化资金管理,进行资金营运监督,协调供、产、销之间的关系来作保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只有牵住资金这个“鼻子”,才能掌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增强企业活力,保证企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该化学工业公司正是从这个总体指导思想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银行运行机制,发挥管理职能。

2.建立内部银行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追求最佳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经营目标,市场竞争力、资产增殖力和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有无活力的标准。因此,在逐步将企业推向市场过程中,势必要求企业完全从单纯生产型转轨到生产经营型,打破以往资金“供给制”,建立以保证资金安全并取得最大使用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机制,尽快实现从投资效益向集约效益的转变。该化学工业公司是多行业紧密结合的老企业,正面临着扩大再生产的繁重任务。企业要扩大再生产,关键在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拓集约经营的路子,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佳配置。实行集约化经营,关键是企业要善于聚合合并集中使用资金。因此,该化学工业公司通过内部银行这个内部经济杠杆体系,统一调度管理资金,在树立核算观念和节约观念的同时,一方面改变平均使用资金的办法,区分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倾斜策略,实现集约经营的最佳选择,研究产品结构调整的内涵与外延,抓紧上好有市场、有后劲、有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实现以主带副,搞活多品种经营;另一方面实行差别利率,在资金有偿使用的前提下,促使各生产单位运用系统运筹法,分析、预测市场状况,选择最佳销售途径,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建立内部银行是新型银企关系下强化资金管理的必然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并加速走向市场,企业资金的筹措也逐步推向市场。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改革以后,银企业关系出现更新形态,新型银企关系不再是过多的行政干预式,而是双方平衡的以债权债务作为唯一连结纽带的法人关系,各自都要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而承担自身的风险,利益与风险均等,银行对企业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企业建立内部银行运行机制也就成了必然。企业通过发挥内部银行职能,来管理资金,力求盘活用活资金,提高使用效益。

二、内部银行的组织和管理形式

该化学工业公司内部银行是财务处的下属机构,它同公司内部各责任实体一样,并不具备法人资格,但都在各专业银行开立帐户。内部银行在联合银行办公,各责任单位的结算和存款都通过联合银行,但向专业银行的贷款仅限于内部银行一个口子,由内部银行直接对公司下属单位行使信贷职能、结算监督、资金余缺调剂和调度管理职能。

1.内部银行与公司内部各承包单位之间的关系

内部银行作为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与各承包单位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公司内部银行除了向各单位发放定额贷款以外,主要发挥横向拆借和纵向调剂职能,在各核算单位之间灵活地调剂余缺,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一是积极参与确定各单位承包基数的考评工作,对各核算单位的财务状况,资金占用情况进行审查,核实其财产与资金,并帮助搞好市场预测。同时,依靠银行信息网络,收集同行业资金利润平均水平等情况,以便为企业确定承包基数与比例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积极参与调节各承包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促进经营结构合理化,使物资和资金得到最优化配置,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三是积极参与调节各承包经营单位的分配行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兼顾三者利益,监督各单位严格执行自有资金中生产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奖金的比例;积极为各单位排扰解难,为经营出主意想办法,并在贷款和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通过资金的有偿使用和利率的有效调节,促使各单位精打细算,少贷、早还,加强核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内部银行与公司内部各单位财务部门的关系

内部银行的经济活动既关系到各单位财与物的分配,又涉及到各单位内外关系;既牵扯到经营,又影响到管理,往往成为各种问题的凝结点。它与财务部门的关系是企业资金“管”与“用”的联系。各单位通过内部银行完善内部经营机构,以达到“统”与“分”相结合,“放”与“管”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内部银行利用银行的杠杆作用行使资金筹集、分配和管理权,中心任务是对资金的反映、控制、监督和宏观调节。主要职责有:年度和季度资金计划编制;资金使用的审定;银行存款、内部贷款及其余缺的调剂,存贷款指标安排;对各核算单位资金营运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实施奖罚等等。各单位财务科一方面积极配合公司内部银行搞好银行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和办法,特别是要协助搞好对资金运用的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着力把工作重点放到“用”字上,把微观搞活。内部银行与各单位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3.内部银行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

企业内部银行与专业金融机构在活动范围、资金实力、管理手段、内在素质等方面有一定差距。因此,公司内部银行特别注重银企联合关系,在这基础上尽量发挥自身“灵活性”的特点,立足本职,开展业务,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并接受其业务指导。首先,搞好贷款计划的衔接,积极向专业银行汇报情况,申请或归还贷款,及时落实计划指标,以满足经营业务的需要;其次,定期与专业银行核对帐目,定期编制财务收支计划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第三,会同专业银行分析各单位的资金动态,做好市场需要量的预测,特别是对有季节性产品生产所需资金,取得专业银行的支持;第四,定期邀请金融部门的管理人员检查指导,寻找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第五,内部银行协同专业银行、各单位财务供销力量,想方设法解决公司外部债权债务链。

三、内部银行的主要职能

该化学工业公司建立内部银行运行机制,顺利地将内部银行核算、管理体系纳入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主要发挥了如下职能:

1.遵循价值规律原则要求,组织并严格监督公司内部各单位的经济结算,以分清各单位经济责任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公司内部各责任单位间的经济往来成为买卖关系。例如,各责任单位之间领供材料、中间产品转移或提供劳务等,都变成了买卖关系。按照商品交换原则,由内部银行统一制定内部结算价格组织结算,并通过联合银行完成结算过程。内部银行利用在联合银行共同办公的有利条件,不但可以监督各责任单位的劳动耗费水平,控制消耗过程中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及时将生产经营成果和完成承包目标的进度反馈给各责任单位。内部银行对不按时结算的单位以及违反公司内部往来结算规定的单位处以罚款,或按高利率收取利息,以保护卖方权益,督促头方改进工作。如若发现所供产品或劳务在质量上或在数量上有问题,内部银行就可以通过查证有针对性地责成供方负担所造成的损失。总之,内部银行发挥组织和监督结算职能,不仅在职工中树立了商品观念和价值观念,而且加强了核算观念和节约观念。

2.开展存货业务,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公司成立联合银行和内部银行以后,规定各下属责任单位只能在联合银行开户,资金存入联合银行,由公司内部银行统一调度,将各单位的闲置资金纳入全公司的资金运行轨道。公司财务处资金管理科根据各单位生产经营计划和具体特点,首先核定各项资金定额,以基数贷款(或称定额贷款)形式通过内部银行转入各单位帐户。每个季度结合各单位的资金周转速度、“三项资金”占用情况编制下达季度临时贷款指标(或称超定额贷款指标)。具体贷款程序是:先由各单位财务科提前三天填写贷款申请表,报送财务处资金管理科审批,然后经内部银行复审组织贷款资金,直接转入各单位在联合银行开立的帐户中。内部银行对各单位的存款和贷款都实行计息有偿使用制度,并以差别利率计息。基数贷款(或称定额贷款)给予低于银行利率10%的优惠,临时贷款(或称超定额贷款)则视贷款期限长短,规定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30%,改变了过去资金供给制被动局面,克服了长期以来的依赖思想。另外,内部银行还负责每天向财务处领导、资金管理科报送公司内部各单位在联合银行帐户中的存款余额表。原则上将各单位的存款余额控制在定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的10-15%,超过部分由内部银行实行调剂。这样,不但保证了各单位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而且能够利用资金周转的时间差,调剂余缺,还有力地促进各责任单位精打细算,进一步提高资金效益。

3.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填补企业资金缺口

筹集供应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限制,企业只强调其供应资金、监督控制和融通内部资金使用等职能,而忽视了内部银行对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职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宏观控制的加强,企业资金筹措逐步推向市场,企业间的投资、兼并,资金市场和商业信用逐步开放,银根抽紧,使企业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不仅需要,而且成为可能。衢州化学工业公司就是看准了这种经济环境,通过发挥内部银行这项重要职能,千方百计寻求筹集渠道和形式来弥补资金缺口。

4.发挥内部银行的控制和监督职能,正确把握资金投向,合理使用资金,并及时反馈经济信息

内部银行是企业的一个职能机构,可以通过采取一定手段和措施,对公司内部各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一方面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强化内部银行信贷自主权,建立信贷责任制,配备一整套切可行的强硬措施,为控制和监督打下基础。

首先,保证公司内部各责任单位有明确的各项资金界限,内部银行不定期地对各责任单位资金是否存在挪用现象进行清查,发现挪用现象应予经济干预或经济制裁。其次,实行分口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审核各责任单位的资金收支计划,并加强信息反馈。第三,加强对各责任单位的帐户管理和结算方式管理,堵绝帐外资金,稳定内部银行的业务往来。

四、内部银行的会计核算

公司内部银行实行按日结算制度,主要是为使企业领导和公司内部各单位及时了解资金的运用情况,也为安排下一步生产和经营活动及时提供依据。

1.内部银行会计科目的设置

2.主要会计科目说明

①“内部贷款”科目,核算内部银行按规定发放给公司各单位的贷款,按借款单位设立明细科目,建立明细帐。

②“拨入周转金”科目,核算公司财务处拨给内部银行的铺底周转金,按拨入的不同帐号进行明细核算。

③“内部借入资金”科目,核算内部银行因临时需要向公司财务处借入资金,按财务处划出的不同帐号进行明细核算。

④“营业收入”科目,核算内部银行的各种营业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罚金收入、手续费收入、咨询服务费收入及其它收入等,按收入项目设立明细科目,建立明细帐。

⑤“营业损益”科目,核算内部银行营业的纯收入。借方登记经营成本(企管费、利息支出等),贷方登记经营收入(营业收入等),月末若贷方余额则为盈余;若借方余额则为亏损。

3.内部银行会计报表

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资金周转动态表、银行存款余额日报表、财务收支计划汇总表、内部往来明细表、外部贷款拖欠明细表等。

五、建立内部银行运行机制的初步成效

内部银行的建立,不但对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逐步推向市场打下一定基础,而且在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理顺公司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缓和企业资金供需矛盾,盘活有限的资金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促使了公司内部各单位从根本上改变资金供给制观念和管理方式方法,树立起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观念、价值观念和节约观念。形成了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加强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核算体系。也就是说,把原先主要以企业各种产品为对象进行记录、计算和反映的财务会计逐步延伸到企业生产领域的每个环节,使它成为参与决策的经营管理型会计,并通过内部银行形成了一个金融管理体系和信息反馈网络。内部银行从加强计量、验收、健全定额管理、原始记录做起,大大提高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基础工作水平。

内部银行的建立,不仅仅对会计达标升级和管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企业经营管理总体水平提高更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内部银行的先进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使企业各层次经营管理逐步脱离经验管理的低级形式,谋求更加科学,更加适应责任核算机制运行的各种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由于整个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制与责任核算相配套,因而就形成了分级承包与分层核算相结合的内部银行责任核算体系,使“包”与“核”落实到了公司内部各单位、车间、班组甚至个人,生产经营过程的责任——利益约束更加明确有效。不但强化了各单位、车间、班组及个人在消耗、成本、内部利润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寻求最佳的投入产出效果;而且通过扩大原有财务会计核算的范围和职能,为企业内部的价值交换过程提供了以全面经济核算为基础持结算、控制、监督、考核及信息反馈管理手段,完善了内部生产经营的自我控制功能。

六、内部银行在深化改革环境中的发展

内部银行是企业的一个职能机构,它必然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体制的深化改革过程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在当前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始集中精力改变企业分散式生产经营,努力实现分散效益向规模效益转变、短期效益向长远效益的转变,并达到内外效益并举的发展目标。因此,内部银行必将充实原有体系和职能,以适应企业新环境新机制下的经济发展,逐步增加投资职能。

首先,扩大融资形式和范围。把企业推向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所谓把企业推向市场,就是要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因此从资金角度来说,不但要将筹措推向市场,而且要扩大融资形式和范围,打破信贷资金供给制。目前衢化公司内部银行只局限于流动资金方面的控制、管理、监督和融通,但随着经营体制的变化,特别是“八五”期间大量资金的即将投入,追求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终将成为内部银行工作的中心指导思想。因此,内部银行不但要在加强流动资金管理上继续做好文章,而且要进一步打破专项资金的信贷供给制,严格把握专项资金的投向,参与公司主要项目决策,配合搞好可行性研究以及项目评估测量工作。

其次,切实加强企业总体资金的内部融通和管理,充分利用间隙资金,创造资金使用效益,扩大资金存量和增量。

第三,收集多方信息,充实外部资金融通的力量和职能。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各项资金与市场的联结逐步增强,不但资金的时间价值提到议事日程,而且企业信贷资金的结构和形式日趋多样化,金融部门向企业的参与性资金投入也日益迫切,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因此,内部银行的任务必将越来越重,不但流动资金的外部融通要在原基础上加强,而且基建技改项目投资资金融通也要同步扩大发展,以求最小风险前提下获取最大效益。

企业经营逐步放开以后,走企业集团成为必由之路,公司作为集团的核心层,对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必将在其连接纽带上采用参股、控投或投资的办法,因此,内部银行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我完善和吸收参考紧密结合过程。总而言之,内部银行作为一项新事物,实践证明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