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酰胺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肿瘤科药物手册》第199页(1366字)
【别名】:左旋门冬酰胺酶
【制剂规格】:
粉针剂:10000IU。
【药理作用】:
本品通常不是必需的物质,但某些肿瘤细胞(如淋巴白血病细胞等)缺乏本品而不能合成门冬酰胺,须依赖宿主供给。给予本品后,细胞外液中的门冬酰胺被水解成门冬胺酸,遂使肿瘤细胞缺乏左旋门冬酰胺,蛋白合成受影响,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最后导致死亡。正常细胞由于自己有能力合成门冬酰胺而可幸免。
本品经肌肉或静脉途径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30%。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的血浆T1/2分别为39~49h和8~30h,肌内注射后Tmax为12~24h。静脉给药后本品从血管扩散到血管外间隙和细胞外间隙较慢,可在淋巴液中测出,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浆的1%。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注射后以肝、肾组织含量最高。本品排泄似呈双相性,仅有微量呈现于尿中。<适应证>=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Hodgkin(霍奇金)病及nonHodgkin(非霍奇金)淋巴瘤、黑素瘤等。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鞘内注射:一般剂量每次20~5000IU/kg,或1000~1500IU/m2,3~7次/周,以500~1000IU/(kg·d)较佳,亦可每次2500IU/kg,1次/周,3~4周为1个疗程,总剂量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纯度和毒性而定。静脉注射以生理盐水注射液20~40ml稀释,静脉滴注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稀释。
【药物相互作用】:
泼尼松、促皮质素、长春新碱可增强本品的致高血糖作用,能增加本品引起的神经病变及红细胞生成紊乱的危险性。别嘌呤醇、秋水仙碱、磺吡酮等抗痛风药与本品合用时应调节它们的剂量以控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本品与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环孢素、巯嘌呤、单克隆抗体CD3或放疗合用时,可提高疗效。
【不良反应】:
常见变态反应、肝损害、胰腺炎、食欲减退等,变态反应一般在多次反复注射者中易发生,皮内敏感试验阴性者也可发生。病人如感觉剧烈的上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应疑有急性胰腺炎,其中暴发型胰腺炎很危重。偶见血糖过高、高尿酸血症、高热、精神及神经毒性等。罕见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因子V和Ⅷ等减少、颅内出血或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及骨髓抑制等。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对本品过敏或皮试阳性者、有胰腺炎病史或现患胰腺炎者及患水痘、广泛带状疱疹等严重感染者禁用。糖尿病、痛风或有肾尿酸盐结石史、肝功能不全、感染及曾用细胞毒或放疗的病人慎用。在接受本品治疗3个月内不宜接种活病毒疫苗,与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时间亦应推迟。凡首次使用或已停药1周以上的病人,须做皮试。本品不宜用作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病人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方案。不论经静脉或肌内注射,稀释液一定要澄清才能使用,且要在稀释后8h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