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医生手册》第171页(970字)
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和各种家畜对本病都有易感性。本病主要通过病犬咬伤而感染。皮肤、黏膜损伤时,如接触到病畜唾液也可能感染。特征是神经机能兴奋,意识障碍,继而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
(1)症状 潜伏期一般2~8周,最短8天,最长可达数月至一年以上。
犬:典型者初期精神沉郁,常躲在暗处,行为反常。稍有刺激即表现为高度惊恐,两瞳孔大小不一,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舔或啃咬患处。兴奋期时表现为狂暴不安,攻击、咬伤其它动物或人,无目的奔走,叫声嘶哑,下颌下垂,吞咽困难,流涎,见水即神态紧张(恐水症)。此期约2~3天,然后进入麻痹期,表现为瘦弱无力,张口垂舌,口流带泡沫的唾液,行走摇摆,斜视,卧地不起。终因全身衰竭和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病程6~8天。
牛、羊:多为狂暴型。病畜兴奋不安,不断嘶哑哞叫,以角攻击人畜,冲撞墙壁及饲槽,磨牙流涎,最后衰竭麻痹而死亡,病程约4~6天。
马:兴奋不安,咬伤处发痒,有时横冲直撞,叫声嘶哑,攻击人畜,间或出现沉郁,最后发生麻痹症状,约2~4天死亡。
猪:兴奋不安,有时横冲直撞,流涎,攻击人畜。发作间歇期,常钻入垫草中,最后发生麻痹症状,2~4天死亡。
猫:一般呈狂暴型,症状与犬相似,因其常接近人,故对人的危害很大。
(2)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临诊症状和咬伤病史等,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则需采脑组织(小脑、延脑、海马角)两份,分别保存于5%甘油磷酸盐缓冲液和10%福尔马林溶液中送检,作生物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3)预防 加强对犬的管理,发现病畜立即扑杀,尸体深埋,严禁剥皮吃肉。被狂犬病病畜咬伤时,尽量先使伤口出血,再迅速用肥皂水冲洗伤口,然后用腐蚀性消毒剂如碘酊、硝酸盐、3%石炭酸等处理。同时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