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动物医生手册

猪蛔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医生手册》第190页(636字)

蛔虫为黄白色或粉红色的大线虫,虫卵椭圆形,黄褐色,壳厚,外表有凹凸不平的蛋白膜。雌虫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土壤,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5~30天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随饲料、饮水、土壤进入猪的小肠后,幼虫从卵中逸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流进入肝脏,然后经心脏至肺、肺泡、支气管,并移行到咽喉部,经口腔被吞咽到消化道,最后于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本病对3~6月的猪危害最大,影响其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死亡。

(1)症状 感染初期,因幼虫在体内移行,常引起蛔虫性肺炎,出现咳嗽,呕吐,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不振等。成虫寄生在小肠时,可发生下痢,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大量虫体寄生时,可引起肠道阻塞,甚至肠破裂。

(2)诊断 主要根据临诊症状和粪便虫卵检查(浮集法),必要时可进行解剖检查,查看小肠是否有寄生的成虫。

(3)防治 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对猪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保持卫生干燥。粪便要及时清除并进行发酵处理。

治疗可选用如下药物:驱蛔灵,每千克体重0.3克,每日1次,连服2~3日;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克,或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5毫克,拌于饲料内喂服;使君子14~20个,取仁,炒黄研末,分2~3次拌于饲料内喂服。

上一篇:肝片吸虫病 下一篇:动物医生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