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死亡原因的分析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蛋饲养技术手册》第189页(977字)

雏鸡由于体小,抗病力弱,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低,在大群密集饲养条件下,很少能达到100%成活。造成雏鸡死亡的原因很多,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病死亡,另一类是意外原因导致死亡,表7-9、表7-10、表7-11是李韶标先生在《最新养禽实用技术大全》一书中提到关于死亡原因的分类。

表7-9 某大鸡场雏鸡死亡的原因分类

表7-10 农户养鸡雏鸡死亡原因分类

表7-11 农户养鸡雏鸡死亡各种病因分类(%)

防止雏鸡病死,主要靠加强饲养管理,采取严格的防病措施。首先要在引种时把好关,防止病原从引种时带入本场。要搞好环境卫生,育雏的食具、饮具要清洁,育雏舍内空气清新良好。要严格消毒措施,最好实行封闭式育雏,进入育雏舍必须更衣换鞋。要合理配制饲料,防止发生营养缺乏症而引发啄癖。适时接种疫苗,必要时进行药物投放。

防止雏鸡发生意外死亡,主要靠平时加强管理。要彻底堵好洞,消灭老鼠。在所有通风处加装防护网,防止其他兽害。造成挤压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育雏时温度低或鸡群受惊而相互集群起堆,要满足雏鸡对温度的要求,保持舍内安静,防止鸡群受惊。啄死也多见于3周龄后,发生原因很复杂,但营养不平衡或外界应激刺激太大是主要原因,最好的办法是断喙。人为的踩压致死是工作中不经心所致。

多方面的原因都可造成雏鸡死亡。雏鸡本身的体质、孵化的技术水平、环境条件、营养水平、管理因素、疾病和具体育雏人员的责任心都是主要原因。一般讲,当雏鸡质量有问题,多数死亡发生在育雏初期,有人统计脐炎造成死亡的50%发生在头3天中,造成死亡的92.3%发生在头10天中;雏白痢造成的死亡中87.9%发生于头7天中。当育雏中温、湿度控制不当,造成的死亡也大多发生在头10天中。由于饲料中营养不平衡造成的死亡,多发生在育雏的2~4周内。可以讲,严格的消毒和疫病控制措施、全价平衡的营养、适宜的环境条件加上质量优良的雏鸡,是获得高育雏效果的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