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绿脓杆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蛋饲养技术手册》第419页(1070字)

绿脓杆菌病是发生在雏鸡和青年鸡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细菌侵入受精卵后,可导致胚胎或刚出壳的雏鸡死亡,以及种蛋的腐败和爆破等。给孵化及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原 本菌是一种能运动,革兰氏阴性,嗜氧性芽胞杆菌,易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通常可产生水溶性绿色色素,并伴有特殊的果味芳香。有17个血清型。

流行病学 鸡是最常见的自然宿主。各年龄鸡均易感,但以雏鸡和处于应激状态或免疫力下降的鸡更易感,如与其他细菌或病毒协同作用时,其敏感性会发生变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在2%~10%,最高达90%。

绿脓杆菌普遍存在于土壤、水和潮湿的环境中。本菌是一种条件菌,它侵入宿主机体后,可引起败血症,并留下后遗症。当鸡群注射被污染的疫苗和抗生素时,可造成本病的严重暴发。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操作不严格而引起的,并非疫苗本身的问题。另外,与病鸡接触或饲养密度大、寒冷、通风不良、消毒不严等应激因素,也很容易造成本病的流行。

症状 有的病例几乎见不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5~6日龄鸡发病表现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减退,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有的跗关节或爪垫部位发生肿胀,跛行,运动失调。有的眼睑肿胀,角膜混浊,失明等。

病理变化 本病没有特征性变化,尤其是甚急性死亡病例,根本见不到肉眼可见变化。有的病例有心包炎,眼炎,关节炎,皮下水肿和纤维性渗出,偶见出血,关节积液,浆膜性炎症,如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炎等,这一病变与大肠杆菌病很相似。肝脏、脾脏和脑组织出现肿胀,并有坏死点,化脓样结膜炎,偶见角膜炎。

诊断 该病的诊断需要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血清学、噬菌体和铜绿色素分型等方法,也可用于流行病学的研究。

防治 主要预防措施,首先排除本病发生的诱因,如鸡舍不良条件、设备污染、饲养管理的失宜等,建议淘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雏鸡群,并对发病舍彻底消毒。保持孵化器的卫生和注射时严格消毒是控制本病的先决条件,减少应激因素,防止其他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有助于降低鸡对该病原体的敏感性。发病鸡早期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损失。由于本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因此,用药前应进行药敏试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