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实用正骨手册

肱骨髁上骨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正骨手册》第129页(924字)

(一)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严重者或处理不当者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等并发症。

(二)病因、病理 跌倒时,肘呈半屈曲位或伸直位,手掌撑地暴力沿前臂上传与自上而下的重力作用于肱骨下端,导致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向后上走行。称为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跌倒时肘呈屈曲位,肘部着地,暴力通过尺骨鹰咀作用于肱骨近端,导致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后下向前上走行。称为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三)症状、体征 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肘部疼痛、肿胀、不能活动。查体见局部肿胀,有压痛骨擦感(音),甚者肘部畸形。

(四)诊断要点 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结合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的类型。

(五)治疗

1.非手术 对无明显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用夹板或石膏固定。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法应在麻醉下肿胀前进行,即伤后0.5~1小时进行,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由两助手先顺势伸直位牵引2~3分钟,术者用2~4指环抱肱骨近端,双拇指同时推、顶远端向前并矫正侧方移位,助手顺势屈曲肘关节,感觉复位后用夹板屈曲固定;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由两助手先顺势伸直位牵引2~3分钟,术者用2~4指环抱肱骨近端,双拇指同时推、顶远端向后并矫正侧方移位,助手顺势伸直肘关节,感觉复位后用夹板伸直位固定。最后都要经过拍片证实复位满意为止。伸直型屈曲固定4~6周。屈曲型伸直位固定2周后改为屈曲位固定2~4周。

2.手术 手法复位失败或失治误治丧失手法治疗时机,可考虑手术治疗。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更应积极手术。通常在臂丛麻醉下,取肘后纵切口,舌形切开肱三头肌,显露断端,复位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术中要显露并保护尺神经。石膏固定4周左右后进行患肢伸屈肘关节的功能锻炼。

上一篇:肱骨干骨折 下一篇:实用正骨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