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实用正骨手册

平足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正骨手册》第259页(2145字)

(一)解剖特点 由于足骨、韧带和肌肉的作用,使足在正常情况下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足弓,一为纵弓,另一个为横弓。各足骨除籽骨和跟骨外,都是上宽下窄,自然形成顶点在上的足弓,纵方又分为较高的内纵弓和较低的外纵弓。纵弓的特点是后臂短、简单;前臂长,复杂,联系不够坚强。各跖骨头形成一个背侧凸形的跖骨弓,以增强足前部的持重力和强力。

足骨之间都有许多长短不等的韧带紧密相连,有的韧带即为关节囊的加强部分。主要的有:弹簧韧带、跖韧带、三角韧带和跖筋膜。足部肌肉是维持和巩固足弓的动力性结构。

(二)病因、病理

1.遗传因素 患者生后即有平足和负重线不正,一般无症状,只有在平足程度严重,才出现症状,渐渐由轻变重,终致足关节发生创伤性改变,关节活动消失。这种情况其父母中可有一方或双方有平足症。

2.先无骨畸形 常见的骨畸形有舟骨结节畸形增大,副舟骨或舟骨结节骨骺分离,使距骨前沿下垂及内倾,足底外翻等。此外,第一跖骨短,先天性跟骨距骨桥等也可产生平足症。

3.后天性或劳损性 平素足弓和负重线正常,若足内外肌软弱,常诱发平足症。如全身营养不良;久病后肌肉无力;体重突然明显增加;站立或行走姿势不良等。加上感染、鞋不合适,踝部扭伤、突然过度负重或长途跋涉,超过本身的耐力,肌肉韧带势必被牵拉而产生足部疼痛。如处理不当则出现腓骨长肌痉挛,足外展,外翻畸形,足内收,内翻活动减少,足部强直于外翻位。最后发生骨关节创伤性改变。成为痉挛性平足症。

(三)临床表现

1.分类 临床上按平足症的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分为三类:

(1)姿势性平足症 为初发期,在此期内足弓外观无异常,仅在行走和劳累后有足疲劳和疼痛感,小腿外侧深部时感疼痛,有舟骨畸形者,结节部可发生轻度红肿,检查时足部活动除内翻轻度受限外基本正常,舟骨结节处有压痛。

(2)痉挛性平足症 多见于青壮年,由姿势性平足处理不当发展而来,主要的表现是疼痛严重,行走站立,腓骨长肌呈强直性痉挛,肌腱轮廓清晰可见,高度紧张,由轻变重,足底渐渐外翻,前足外展,足弓下陷。

(3)强直性平足症 多见于40岁以上,部分患者由以上两型转变而来。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足纵弓消失,足活动很少,多保持在外翻位,不能内翻、行走、站立困难、疼痛却减轻。

2.X线表现 姿势性平足除有的存在先天性骨畸形外,多无明显异常。在负重位足正侧位X线片可以有以下改变:第一楔骨和第1跖骨与其他楔骨分离,距跟重叠,晚期舟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面形成骨赘,纵弓塌陷。

(四)治疗

1.姿势性平足症 找出致病原因,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必要时短期离地休息及矫正舟骨畸形等。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防止疲劳。

加强足部肌肉的锻炼,方法有经常用足外缘练习行走和跖屈练功,卧位用足趾勾床栏。

如因舟骨畸形所致,则切除肥大的舟骨结节,副舟骨或骨骺,将胫骨后肌腱游离短缩,连同小片舟骨向外向下移至舟骨的跖面,固定在舟骨的跖侧面上。若因跟距骨桥所致,则需切断骨桥。

行走时应用平足矫形鞋矫正。

2.痉挛性平足症 病程不长的痉挛性平足用手法按摩,作足内翻活动,解除腓骨肌痉挛,然后用石膏固定在内翻位。此期内鼓励病人扶拐行走,6周后拆除石膏,进行热疗,一般可矫正。以后穿平足鞋保护。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或由于异常骨性连接,则应切除骨桥或作三关节融合术。

3.强直性平足症 无痛者可行非手术疗法,调换工作及穿适合的鞋。疼痛或行走不便者宜行三关节融合术。术中应注意矫正距骨内倾和跟骨外翻畸形。

治疗平足症的三关节融合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气囊止血带下操作.采用足背前外侧纵形切口,也可采用外踝下方至距舟关节外侧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直达骨面,依次显露跟骰关节,距舟关节及距跟关节,并按以上顺序行三关节截骨。由于平足症患者呈前足外展及足跟外翻畸形,在截除距舟、跟骰及距跟关节时,楔形基底在内侧。将切除关节后的各骨面合拢,足外形达到要求,即合拢骨面,用2~3枚克氏针固定各截骨面。如有小间隙充填植入碎骨片,缝合靠近骨面的软组织及皮肤切口,外用石膏固定。

上一篇:跟腱损伤 下一篇:实用正骨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