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洛酸氨丁三醇
书籍:内科药物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内科药物手册》第523页(804字)
【别名】:痛力克
【制剂规格】:
注射液:30mg(1ml);片剂:10mg;滴眼液:8ml(0.1%)。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非麻醉性的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解热药。主要通过外周神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镇痛消炎和解热的作用。因其不与阿片受体结合,故而没有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如抑制呼吸中枢及成瘾性、戒断现象等。本品的镇痛效力高于阿司匹林800倍,也强于吲哚美辛、萘普生和保泰松。解热、消炎作用也优于阿司匹林、保泰松及吲哚美辛,和萘普生相同。本品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并可延长出血时间,但不影响血小板数量。口服或肌内注射均能迅速吸收,口服后Tmax30~40min,肌内注射后Tmax约50min。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9%,血浆T1/24~6h,老年患者或肾功能损害者T1/2延长。
【适应症】:
手术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及癌肿疼痛、肾绞痛等。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开始每次30~60mg,以后15~30mg/6h,最大量120mg/d,连续用药不超过2d。口服:成人,每次10mg,每日1~4次;剧痛时增至每次20mg,每日3~4次。
【不良反应】:
有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偶有可逆性抑制血小板功能。
【药物相互作用】:
与吗啡或哌替啶合用治疗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相互作用。合用利尿药可增强本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妊娠B类。孕妇及18岁以下者禁用。消化道溃疡、肾功能损害、出血性疾病及接受香豆素治疗的患者慎用,老年患者及肾病患者应减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