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辨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196页(1167字)
(一)气病辨证
气病的范围很广,临床常见的气病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4种:
1.气虚证 它是由于脏腑功能减退(衰弱)所导致的疾病。常见头晕目弦,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以取任脉、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腧穴及背部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兼用灸法。
2.气陷证 它是因气虚甚无力升举而下陷所致的疾病。常见头晕目眩,少气乏力,腹部坠胀,脱肛,子宫脱垂(阴挺),胃、肾等内脏下垂,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以取任脉、督脉、足阳明经腧穴及背部俞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3.气滞证 它是气机部分阻滞的疾病。常见情志不畅,脘腹胀闷或胀痛,攻窜移动,病位不定,舌苔薄白,脉弦。由于病因的不同及其兼症的各异,治宜理气止痛法。以取任脉、足少阳经、足厥阴经为主。针以泻法。或针以平补平泻法。
4.气逆证 它是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气逆证有肺气上逆证、胃气上逆证及肝气升发太过证。肺气上逆证常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证常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证可见头痛,眩晕,昏厥,吐血。取穴根据所病脏腑,选取有关经脉的腧穴。针以泻法。
(二)血病辨证
血病临床常见的有血虚、血瘀、血热3种:
1.血虚证 是血液亏损,脏腑经脉失养所致的疾病。常见面色淡白无华,或痿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延期或闭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细而无力。以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腧穴及背部俞穴为主。针用补法。
2.血瘀证 血瘀证是由于瘀血内阻所致的疾病。常见疼痛如刀割、针刺,痛有定处,拒按,肿块(体表或见青紫,体内症积),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痛经,经血有血块,或闭经腹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以取足厥阴经、足太阴经、手阳明经腧穴及背部俞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兼用灸法。
3.血热证 是血分有热所致的疾病。常见心烦甚则狂躁,口干不喜饮,咳血、吐血、尿血、衄血,妇女经血先期、量多,血色鲜红,舌质红绛,脉数或滑数。以取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手太阴经腧穴及背部俞穴为主。针用泻法,禁用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