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366页(825字)

[简述]婴儿腹泻是指二岁以下的婴儿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特别是一岁以下者发病率占半数以上,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发病数最高,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婴幼儿在进食过多,超过胃肠道负担时,由于婴儿免疫功能较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因而对感染的防御能力也差。

腹泻可分轻型与重型。轻型者,每天大便几次至十几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有的患儿在排便前啼哭,似有腹痛状;偶有呕吐,体温多正常或偶有低热。重型者,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较急,便次可多达几十次,呈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混有粘液。患儿很快出现脱水症状,并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心律失常,甚至呼吸肌麻痹。

祖国医学认为常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外感疫毒所致。属中医的脾虚“泄泻”范畴。

[治法]健脾益气,理肠止泻。

[处方]1.毫针法:①中脘、天枢、足三里;②建里、大横、上巨虚;③大肠俞、次髎、三阴交、曲池。

方法:选1组处方,每日1次,捻转5~10秒钟,不留针;6~8次为1疗程。

2.耳针法:胃、大肠、小肠、交感。

方法:每天1次,两耳交替,留针10分钟,直至痊患。

3.穴位注射法:①曲池、大肠俞;②足三里、三阴交;③天枢、上巨虚。

方法:选1组处方,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入0.2毫升药液,每日1次,3~5次为1疗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