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东方出版中心《实用高血压病防治手册》第27页(1047字)

近来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覆盖于管腔内的一层防护细胞,而是一个代谢极其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它具有屏障作用、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抗粘附、抗血栓、调节血管张力等正常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参与血管结构重塑,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指内皮细胞在病理因素刺激下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血管痉挛、异常收缩和增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早期尽管内皮细胞完整性较好,但已可观察到颗粒基质积聚、内皮下间隙扩大等形态学变化。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作为一独立于血压水平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机制有:①血管活性物质:血管张力的维持和稳定依赖于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素与一氧化氮、血栓素与前列腺素之间的平衡。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病理因素刺激而大量合成释放内皮素,却不能相应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时,血管张力增加,血压升高。②粘附分子:内皮细胞受损后,释放趋化因子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向受损管壁趋近,同时内皮细胞还分泌许多特异性表面粘附分子,如白细胞粘附分子、LFA-1、ICAM-1和VCAM等。这些粘附分子与血细胞相互作用,促使血小板进一步聚集释放,单核细胞迁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③生长因子:内皮细胞分泌多种多肽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都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是发生高血压血管重塑的重要媒介。④细胞外基质:内皮细胞分泌的基质蛋白,如Ⅳ型胶原、纤维连接素等都参与血管重塑过程。此外,高血压本身产生的血管壁应力和剪切力增加,也可进一步加重内皮损伤,加剧内皮功能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压时的内皮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弱和内皮依赖性收缩功能增强。该现象不仅发生在大血管,还可发生于小血管,乃至微血管循环。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虽然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它不是高血压的特有变化,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等,都可不同程度地损害内皮功能。因此可以说,内皮功能紊乱是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血管病变的共同途径。

上一篇:胰岛素抵抗 下一篇:超重和肥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