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东方出版中心《实用高血压病防治手册》第151页(1675字)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表面血管破裂使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它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第3位,仅次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出血。在青壮年主要病因多是先天性的颅内动脉瘤和颅内血管畸形,在老年人多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一)临床表现

1.多无前驱症状,少数发病前可有头痛、头昏、颈项强直。

2.多于活动时发病。发病急骤,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有时疼痛可波及肩、背、四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约有半数病人出现昏迷,少数病人伴有癫痫发作。

3.体征有颈项强直及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4.腰穿有血性脑脊液。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本病,放射性核素脑扫描有助于诊断较大的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存在;脑血管造影对诊断颅内动脉瘤有重要价值,多作为术前检查。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检查及搬动。

(2)止痛,镇静,抗癫痫:头痛、烦躁及过度兴奋者予可待因、鲁米那、安定等,如发生癫痫可用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卡西平等。

(3)避免用力,防治咳嗽、便秘,以免再出血。

(4)调整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偏高水平,不宜过度降压。降压药可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

(5)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参照脑出血降颅压治疗。

(6)抗纤溶治疗:现主张急性期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以止血及防止再出血。常用药物:6-氨基己酸(EACA),首剂5g,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100ml稀释,15~30分钟静脉滴注完,以后24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1000ml中,以1g/小时速度静脉滴注,根据病情连续用7~10天。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PAMBA),100mg/次,稀释后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2~3次/天,维持2~3周后减量。氨甲环酸(止血环酸)0.25~0.5g/次,肌注或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1~2次/天,作用是氨基己酸的10倍,对羧基苄胺的2倍。根据需要可合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等。

(7)糖皮质激素:抗脑水肿及抑制粘连。地塞米松10~20mg/天,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2.并发症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

(1)脑血管痉挛:约有1/4~1/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血管痉挛,一般发生在病后4~15天,表现为病情在相对稳定后又进一步恶化。治疗方法为应用钙拮抗剂:尼莫通10mg/天,静脉滴注,或尼卡地平10mg/天,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注射时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7~14天为一疗程,后改口服尼莫地平,每次40~60mg,每天3次。

(2)脑积水:部分病人在出血后2~4周或更长时间内发生脑积水,早期可有记忆力减退、活动减少等。出现“正常颅压脑积水”三主征:痴呆、步行障碍、尿失禁。头颅CT或MRI有助诊断。如药物治疗效果差,应及时行脑室分流术。

(3)外科手术治疗:如明确出血病因为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应积极手术,以求彻底根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