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脊髓损伤

继发性脊髓损伤

书籍:脊髓损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脊髓损伤》第466页(994字)

1911年Allen首次提出了脊髓二期损伤理论,将急性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阶段。继发性损伤是脊髓原发性损伤之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脊髓再损伤,其产生的损害远远超过了原发性损伤。

脊髓损伤(SCI)后,局部脊髓的微循环障碍,神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失衡,Ca2+大量内流,并启动了脂质过氧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脊髓局部出现的组织进行性、自毁性破坏过程,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继发性病理改变,造成脊髓损伤后继发损害,结果使最初病灶周围原来完整的组织发生自身破坏性病变。

原发性损伤临床上表现为急性瘫痪,同时伴以电解质转移、与膜结合的Na+-K+-ATP酶降低、能量储备丢失和早期形态改变;继发性损伤则为伤后几小时至几天发生一系列损伤激活的自身破坏过程,使神经功能损害逐渐发展。

原发性损伤激发了级联的继发性损伤机制:①血管变化:血流速度变慢,自我调控失代偿,神经性休克,出血,微循环障碍,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②电解质改变:Ca2+内流增加,K+外流增加,Na+通透性增加;③神经递质(血清素、儿茶酚胺类、细胞外的谷氨酸盐)积聚致兴奋性增加;④花生四烯酸的释放,自由基尤其是氧自由基的释放,甘烷类物质尤其是前列腺素以及脂质的生成;⑤水肿;⑥能量代谢障碍:ATP产生减少;⑦内源性阿片物质的生成;⑧感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强烈而持久缩血管作用的多肽——内皮素(ET)在ASCI的继发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多种基因在ASCI后表达的改变及其相互间的调控,在ASCI的继发性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fos、c-iun等即刻早期基因(IEGs)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热休克蛋白(HSP)、葡萄糖调节蛋白(GRPs)、细胞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过程密切相关。核因子(Nuclear factor)-κB也有可能参与ASCI的继发性损伤的基因调控。

现代研究的重点是凋亡、细胞内蛋白合成、抑制和兴奋性氨基酸机制及其在各种病理途径中调节继发性损伤的机制。

上一篇:临床与病理联系 下一篇:脊髓损伤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