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髓的被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科手册》第6页(824字)
脑和脊髓的外面有三层膜保护着,外层厚而坚韧,为颅内的硬脑膜与椎管内的硬脊膜。中层是蛛网膜,薄而半透明。内层是软膜,紧贴于脑和脊髓的表面。三层被膜在枕骨大孔处互相延续。
一、硬脑膜:附着于颅骨的内面,在颅底部与骨粘连的很紧密,不易分离,故撕裂时可造成脑脊液漏。
(一)硬脑膜在颅内形成的皱襞,将颅腔分为四个部分:①大脑镰: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之间,将颅腔分隔成左右两部分;②小脑幕:位于大脑枕叶与小脑之间,将颅腔分隔为幕上与幕下两部分,小脑幕的前缘成一弧形切迹,称为小脑幕切迹,与枕骨的斜坡围成一空隙,内有中脑通过。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幕上的脑组织(颞叶的海马钩与海马回)可被挤压至小幕切迹的内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脑疝(亦称颞叶钩回疝);③小脑镰:是小脑两半球间的纵隔;④鞍隔:覆盖于蝶鞍上面,中间有一小孔,漏斗由此通过。
(二)硬膜在一定部位分成两层,形成静脉窦。在大脑镰上、下缘,有上、下矢状窦,向后接小脑幕后缘的横窦,横窦两侧向下接乙状窦,蝶鞍两侧有海绵窦。这些静脉窦与头皮、面部的静脉有许多通道,由于该静脉没有瓣膜,故颜面部感染,易借此蔓延,形成静脉窦炎症或栓塞。
二、蛛网膜:位于硬脑(脊)膜与软脑(脊)膜之间。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称为蛛网膜下腔,内有脑脊液。此腔在脊髓圆锥平面以下,较为宽阔,是临床进行腰椎穿刺检查的主要部位。此腔部分扩大处为脑池,如小脑与延髓之间的小脑延髓池、桥脑两旁的桥池、大脑脚间的脚间池、视交叉处的视交叉池及大脑侧裂表面的大脑侧裂池等。
三、软脑(脊)膜:与脑和脊髓表面紧密相连,且伴随脑表面起伏,深入到各沟裂内,不易与脑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