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科手册

正常头颅X线平片阅读

书籍:神经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科手册》第285页(1444字)

头颅X线平片检查,是神经系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法之一。头颅平片的检查包括侧位片、正位片(图126、127)。

图126 正常头颅X线平片(侧位)

图127 正常头颅X线平片(正位)

一、头颅大、小与形状:

头颅径线的测量

头颅径线测量表

头颅指数=最大横径(内径)/最大前后径×100。

指数在70~80%,为中型头颅;大于80%为短型头颅;小于70%为长型头颅。

二、厚度与密度:颅骨的厚度,由外板、内板所组成,其间之蜂窝状组织称板障,全颅骨的厚度并不一致,额、颞部较薄,枕部较厚。

三、颅骨缝:正常颅骨缝包括冠状缝,矢状缝与人字缝。

四、脑回压迹:脑回压迹,即圆形或卵圆形之密度减低区,见于颞骨鳞部、额骨、顶骨下,但一般只见少许。

五、血管压迹:可见之血管压迹有脑膜中动脉,又分为前、后两支,前支较明显,位于冠状缝稍后,后支稍浅,常不易见。

板障血管道:多见于顶、额部,呈吻合之网状与树枝状。

六、蛛网膜粒压迹:脑蛛网膜粒在颅骨内板上的压迹,为边缘不规则之密度减低区,多位于额骨、顶骨矢状缝两侧约4厘米之区内,常为对称性,有时可见与血管压迹相通。

七、蝶鞍:

(一)大小:由鞍结节至鞍背,平均约距11.7毫米,正常值为7~16毫米。

由鞍结节至鞍背的连线与鞍底的最深点间距,平均值约为8.4毫米,正常值范围为4~13毫米。

(二)形状:呈圆形、卵圆形或扁平形。

(三)结构:注意前、后床突与鞍背之骨质,有无吸收与破坏等。

八、颅内正常钙化有:

(一)松果体:位于后床突后、上方各3厘米处,钙化影直径约10毫米以内。

(二)大脑镰:前后位片见于中线部位,呈三角形。

(三)床突间韧带:位于前、后床突之间。

(四)侧脑室脉络膜丛:前后位片见于眶上缘,距中线2.5厘米处,呈点状或环状钙化团(图128、129)。

图128 异常头颅X线平片(侧位)

图129 异常头颅X线平片(正位)

分享到: